第369章 庆历增币!(1 / 2)

天幕上。</p>

双目炯炯有神的少年看着垂垂老矣的父亲,稚嫩的脸庞带着一抹坚毅,清亮的声音回荡宫殿内。</p>

“父亲,我夏国一直以畜牧马羊为主。”</p>

“而今却把这些东西提供给宋朝换来茶丝等轻浮之物!”</p>

“时间久了,必定让我们的子民、战士变得娇气堕落!”</p>

“马羊日日减少,茶丝却逐渐增多!”</p>

“这实际上是在消耗我们的夏国的资源啊!”</p>

……</p>

【西夏是西北党项族建立的政权。】</p>

【黄巢起义时,党项族的首领拓跋思恭因参与对起义军的征讨有功,于是就如同唐王朝对各路支援的地方武装的赏赐方式一样,朝廷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李。】</p>

【自此拓跋思恭便占据了夏州、宥州,定难军成为藩镇势力。】</p>

【因远在西北,较少参与中原各政权间的纷争,所以不像唐末各藩镇逐次消亡,定难军安稳的偏安于西北,延续至宋朝。】</p>

【宋朝无法像对付向南唐、北汉等“十国”地方一样消灭定难军。经过多年的和战,双方形成一种名义上的臣属关系。】</p>

【这种表面上的和平,在1032年间被一位李元昊打破。】</p>

……</p>

大唐。</p>

李世民挫着食指,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p>

安史之乱,驻守西北的军队都被调往关中和中原一带以平定叛军。</p>

安史之乱后,就一直无法继续经略西北,只是退缩到关中一线。</p>

虽不能经略西北,但疆土一直属于中原所有。</p>

这回好了,疆土又不属于中原所有了。</p>

该死的……李隆基!</p>

李世民决定迁怒。</p>

……</p>

【李元昊,“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曾劝父亲李德明不要臣宋。】</p>

【赵德明告诫他:“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p>

【十三岁的李元昊言:“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p>

……</p>

刘宋。</p>

刘裕的面色复杂。</p>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p>

他现在对于赵宋是十分嫌弃。</p>

嫌弃的想改国号了!</p>

……</p>

大唐·高祖时期</p>

“呐呐呐!”</p>

李渊指着天幕呐个不停!</p>

“我终于想起宋家皇帝缺什么了!”</p>

“血性气!”</p>

“一点勇猛阳刚之气都没有!”</p>

“看看人家!”</p>

“不愧是姓李!”</p>

李建成、李世民:?</p>

跟姓不姓李有何关系!</p>

……</p>

【公元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继位,开始实施叛宋自立的计划。】</p>

【他仿效中原王朝体制,设立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等政府机构,任命中书令、宰相、枢密使、太尉等职官,建立朝堂。】</p>

【制定秃发令,元昊“先自秃发。及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令,许众杀之”。】</p>

【停止使用宋朝年号,弃用李姓、赵姓,改姓为嵬名,取名为曩霄,又自制西夏文字,“教国人纪事用蕃书”】</p>

……</p>

天幕上。</p>

画面推向天下疆域。</p>

南边的『宋』正在岁月静好。</p>

北边的『夏』正在攻城略地。</p>

『夏』疆正在西北极速扩大。</p>

东据黄河,西至玉门。</p>

南临萧关,北抵大漠。</p>

……</p>

【公元1034年,李元昊出兵进攻府州,并在环州、庆州境内打败宋军。】</p>

【次年攻打回鹘,夺得肃、瓜、沙三州,从而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p>

【公元1038年十一月,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为夏。】</p>

……</p>

大唐·玄宗时期</p>

李隆基看着在丢失的西北之地上建立起的西夏,一时间有些麻了爪。</p>

“你们!你们也太废物了!”</p>

自打安史之乱西北之地就一直飞悬。</p>

飞悬就飞悬吧,好歹法理还在。</p>

现在好了!</p>

法理又没了!</p>

不用猜都知道有人又要找朕出气了!</p>

“快快快!盔甲!盔甲!”</p>

一旁抱着果篮的杨玉环呆呆的看着眼前金光汇聚而成的,成熟稳重俊郎大气的男子。</p>

男子竖指放到嘴边示意安静。</p>

杨玉环傻傻的点点头。</p>

随后…</p>

“啊!砰!”</p>

果篮放到一旁,杨玉环双手捧着脸,支在膝盖上。</p>

看着那边生龙活虎的单方面恶战,喃喃道:</p>

“这就是……太宗皇帝啊……”</p>

一旁的高力士:……</p>

陛下!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不太对啊!</p>

……</p>

大宋。</p>

“天幕!天幕!”</p>

赵匡胤蹦到石桌上冲天上大声喊叫!</p>

“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机会!”</p>

“我要狠狠的暴打他们!”</p>

“暴打!”</p>

“我不要奖赏!我倒贴你寿命!”</p>

“给我一個机会!”</p>

“一个机会啊啊啊!”</p>

一旁的赵匡义看着似乎已经疯了的大哥,对一旁瑟瑟发抖的小宦官轻声道:</p>

“你去把那盆盐水换成无盐的。”</p>

“本王必有重谢!”</p>

小宦官刚要开口,眼睛一瞄身体一僵,低头装死。</p>

赵匡义叹了口气。</p>

要挨打了。</p>

……</p>

【最初李元昊希望宋廷承认他在西北地区的政权,但宋廷的执政大臣都认为西夏是小羌,不足以忧,拒绝了他的请求。】</p>

【然后,大宋就被这个“小羌”给狠狠教训了一顿。】</p>

【公元1040年正月二十八,宋夏双方在延州(陕西延安)以西五十里处发生三川口战役。】</p>

【西夏用老弱残兵引诱宋军进入口袋阵,围而歼之。宋军主将刘平、石元孙被俘。】</p>

【公元1041年二月,双方在镇戎军(宁夏固原)西南一百里处发生好水川之战。】</p>

【宋军急于求成,轻率出兵攻打西夏军队,误入西夏诱兵所设置的口袋阵,麾下士兵战死近万人,领军大将六十一岁的任福在此役中阵亡。】</p>

【公元1042年闰九月,在镇戎军以北四十里处又发生了定川寨之战。】</p>

【宋军主将葛怀敏与属下十多名将领阵亡,宋军近万人死伤。】</p>

【西夏的军队直抵关中平原的北面门户渭州,再往南即是咸阳,兵锋直接威胁到当时的京兆府(西安)】</p>

【直到范仲淹急调附近的环庆路军队回防,李元昊才从容撤兵。】</p>

……</p>

大汉。</p>

刘邦看的是十分无语</p>

曾经统一中国的大军在立朝七十余年后,面对国力并不强的西夏时竟然屡战屡败。</p>

“宋朝的制度问题太大了。”</p>

战术上的东西刘邦没有看出太多。</p>

但只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一条就足够了。</p>

这边统、调、管兵三权分开,互相制约。</p>

主将不熟悉所率各部队的特性与战斗力,对下属部队亦无威信可言,势必影响作战效果。</p>

而另一边用的是唐制,掣肘不大。对于军队可能达不到如臂指使,但只要兵知将将知兵就可以了。</p>

更别提对面还是个马上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