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p>
一位看上去就很好欺负的英俊青年正穿着一身白色公服,接受朝臣拜见。</p>
……</p>
【宋仁宗名叫赵祯,初名赵受益。】</p>
【被册立为太子后,改名为赵祯。】</p>
【其为宋真宗第六子,因真宗的其他儿子尽数夭折,所以他就成了独子,也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p>
……</p>
炎汉·和帝时期</p>
刘肇看着看着突然一阵心慌。</p>
不对劲吧?</p>
宋太祖那几个儿子的死因或许跟宋太宗有关系就不说了。</p>
宋太宗那几个儿子也没的不清不楚。</p>
然后宋真宗几个儿子就活一个?</p>
你们赵家也克子嗣?</p>
……</p>
曹魏。</p>
曹操摸着大胡子,斩钉截铁道:</p>
“赵家风水有问题!”</p>
“应该是因为得国不正的原因。”</p>
一旁的刘备赞同的点点头。</p>
“魏王此言有理。”</p>
“所以自曹丕之后曹家子嗣就一直英年早逝。”</p>
“砰!大耳贼!孤忍你很久了!”</p>
“砰!曹贼!乃翁也忍你很久了!”</p>
“哎呀~哎呀~魏王!汉王!别打了~别打了!”</p>
“你闭嘴!江东鼠辈!”X2</p>
……</p>
【公元1018年八月,真宗下诏立年仅九岁的赵祯为太子。】</p>
【公元1033年四月,宋仁宗正式亲政】</p>
【而亲政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更换内阁。】</p>
【因为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里虽称得上“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亡大阙失”。】</p>
【但也留下一大弊政,那就是生前频发“内降”给予亲人、亲信恩泽。】</p>
【虽然有扩大自己政治势力的用意在里,但假托皇亲之人担任“斜封”者却还在朝堂。】</p>
【随即下诏“裁抑侥幸”:“内外毋得进献以祈恩泽,及缘亲戚通章表。若传宣,有司实封覆奏;内降除官,辅臣审取处分。”】</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对于他的评价暂时是不行。</p>
太后死了你才干这些事,有点像是欺负死人不会闹事。</p>
一点魄力都没有。</p>
怎么就没有像朕一样的男子呢?</p>
朕上面那两位还没死的时候朕就敢对着干了!</p>
你有道理你怕什么!</p>
太后?不孝?</p>
朕还是天子呢!朕还说你不忠呢!</p>
……</p>
炎汉·安帝时期</p>
邓绥嘴角微微翘起。</p>
真是急不可待。</p>
看来刘太后的垂帘听政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啊。</p>
不过既然能拨乱反正,看来也不是什么无能的君王……</p>
最起码不会比刘祜更无能了。</p>
想到刘祜,邓绥目光微沉。</p>
刘家子中怎么就出了这么個东西!</p>
连刘宏都不如!</p>
……</p>
炎汉·灵帝时期</p>
刘宏打了个大大喷嚏。</p>
不过底下一群正在商量如何把宫禁制度容纳进来的臣子们,根本没有注意到。</p>
揉了揉鼻子,刘宏看着尽心尽责的众人十分感慨。</p>
“朕的命真好。”</p>
以后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p>
……</p>
【刘太后垂帘时,内臣索取用品“皆先以白札子传宣”,没有合同凭由,没有备案,无从审计。】</p>
【宋仁宗拜不怕得罪人的程琳为三司使,掌管国家财政。】</p>
【申明内侍奉命向三司支取宫廷用物时,必须先至内侍省申领合同凭由,造册在案,再降至三司审核批准,“非降合同毋得支”】</p>
……</p>
{赵恒之时,宫廷内虽也是随意消耗国家财富,但还需要凭“合同凭由”,才能到库房支取。}</p>
{刘太后专政时期,内侍们只要拿着白帖子就可随便支用。范仲淹就指出:“近年赦宥既频,赏给复重”,“国无远备”}</p>
{程琳也说:“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也。”}</p>
{这都说明刘太后专政时期的财政状况。到宋仁宗亲政时,已是国无余财。}</p>
{实际上真宗末年形成的积贫政局,经过十年的刘太后专政时期财政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还由于广修塔庙,随意耗费国家资财,积贫状况更加厉害了。}</p>
……</p>
大汉·景帝时期</p>
刘启鼻子里重哼一声。</p>
“夫妻俩一丘之貉!”</p>
一旁的王皇后抱着小刘彻轻声嘀咕着:</p>
“不是说无吕武之恶吗。”</p>
小刘彻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悄声道:</p>
“阿母啊,您想想啊,谁家好太后跟吕武比啊。”</p>
王皇后被这话问懵了。</p>
小刘彻继续嘀咕着:</p>
“只能说这刘娥虽有罢斥但没杀重臣。”</p>
“虽觊觎王权但没杀宗室没登基皇位。”</p>
“是拿她比较手段狠历的武则天罢了。”</p>
王皇后沉默一阵,小声道:</p>
“看来不如萧太后。”</p>
“萧太后更适合这个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