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人员致敬!
……以下正文……
老朱的案头放着郑长生的奏折,老朱看后差点就要拍案而起了。
刘伯温果然没有看错人。
想当年,他和刘伯温一见如故,两人引为知己。
一路走来,如良师益友一般。
助力自己取得天下,后又提出大明朝局的三大弊端:淮西勋贵、文官集团、骄兵悍将。
这三个问题要是不解决掉的话,大明不会有真正有安稳的时候。
现在淮西勋贵、和文官集团算是暂时的摆平了,只剩下一个骄兵悍将没有解决。
不过这一切的问题解决者就是郑长生这个凭空出世的毛头小子。
刘伯温虽然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之。
再加之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整日里卧病在床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建树。
不过有一天,刘伯温突然给老朱上了一道奏折,说是发现了一个人才。
老朱很纳闷,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让刘伯温这样一个奇才如此的重视呢?
他也就留意上了。
直到方克勤和他说压水泵的事的时候,他才知道刘伯温果然没有说谎。
郑长生这孩子的智慧,果然非常人所能及。
到后来的结交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摆在老朱的面前,他心中大为震撼。
当时他立刻派人调查郑家先人的事情。
一查之下他大为失望。
根本就无据可查。
如果不是刘伯温手里掌控的隐卫出手探查的话,郑长生的先祖,郑德亮的事情永远也无法浮出水面。
一套奇书,竟然就这么的,被无情的大火焚毁了。
实在是可惜至极。
不过还好,现在刘伯温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传衣钵给郑长生。
由他接管隐卫,掌控天下风向。
现在的老朱是雄心勃勃,他对于郑长生是有绝对信心的。
刘伯温垂垂老矣,做什么事情都是力不从心。
隐卫的力量放在他的手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现在郑长生接手。
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正是老朱所想要看到郑长生有作为的一面。
果不其然,现在这份针对宝钞的奏折呈现在他的面前。
这可让老朱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大明之所以发行宝钞,归根结底就是铜币不够使用,作为代替品而发行的。
这里面的风险,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刘伯温说过这个事情。
但是奈何金银铜等贵金属匮乏,只能用纸质的宝钞代替流通市面。
现在郑长生的这个奏折可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郑长在奏折里讲的明白,日国盛产白银,而国内生产力极端低下,白银的购买力严重不足。
而大明地大物博,产出极为丰厚。
可以用贸易来换取日国的白银。
当然这郑长生可不是善男信女,他把攫取日国白银详细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先和平的贸易,先赚取大量的白银再说。
这又分为几个步骤,首先,以日国国内现在的购买力和大明的商品进行贸易。
奏折中说,日本国的白银极为低贱,犹豫钱多物资少,购买力低的不要不要的。
这就是郑长生在雨花书院李给学生们讲的,供求关系。
老朱是懂这一点的。
而大明的瓷器、漆器、丝绸、木器等在日国,尤其是上层权贵之间那是极为抢手的。
一件丝绸制品,就能轻松的换取几十上百两的白银。
就这还供不应求,这简直是抢钱好不好啊。
老朱看到这里的时候,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其次,为了贸易的方便,大明可以直接派遣时节常驻日本国,开设一个宝钞兑换的钱庄,并负责贸易事宜。
直接用本国的宝钞兑换日国的白银。
当然这可不是只针对大名和权贵们,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用白银兑换宝钞。
用白银兑换宝钞,可以给他们一个很优惠的价格。
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把白银送到宝钞钱庄去兑换的。
这个时候大明的钱币,才是硬通货。
老百姓手里的白银就是低贱的不能在低贱的垃圾品了。
谁让人家盛产这玩意呢。
随便一个大名的势力,就可以控制一座银矿,开采出来的白银数量惊人。
可是他们没有商品,那就需要找大明的商人去购买,但是你以为大明的商人是善男信女吗?
那给他们的价格压的极其低下。
他们吃了不少亏,可是又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大明官方直接出手,派出常驻时节,统筹经商事宜,那些零散的商人就无从下手了。
还有,官方给他们的兑换价格要丰厚许多。
他们还不是抢破头的找上钱庄去兑换啊?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陷阱,郑长生说的很清楚明白。
以前日国人找大明商人兑换的话,大明商人给他们兑换的是铜币。
可是现在郑长生一出手,就把这个漏洞给堵上了。
本来国内的贵金属就缺乏,铜币就不够流通使用的,你在给日国人大量的兑换,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郑长生规定只允许兑换官方的宝钞。
说到底,宝钞就是一张纸而已,这是郑长生给日国人挖的一个坑,埋的一颗震天雷。
就看日国人,老实不老实,如果不老实,就引爆,保管让日国之内大乱。
现在日国竟然敢和北元小朝廷眉来眼去的,还敢裹挟进入大明朝堂的争斗,跟胡惟庸勾搭连环,这他娘的是给脸不要脸啊。
现在也就是郑长生和老朱还没腾出手而已,到时候一旦腾出手,收拾小日本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这个主意真是高明,老朱心里美,比三伏天喝上一碗冰果子酿都要过瘾。
第二个阶段就是等国内的情况稳定了,弥勒教剿灭后。
就是收拾日国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