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孙策的难题(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427 字 5个月前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张纮立即说道:“将军兵既至颍川,频战皆捷,天下响应,功在朝夕。当此之时,余有上中下三策,今曹操出征,远在兖州,悬隔千里,南有义师之限,北有袁绍之患,兵粮断绝,理极艰危。今将军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兖,直扼其喉。前有袁绍,退无归路,不过旬朔,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然后以曹操为附庸,间守河南,北据袁绍,此计之上也。”</p>

闻言,孙策瞬间吸了口凉气。</p>

张纮的这个想法,讲道理是孙策所从来没有想过的。</p>

也是后世人思维的局限。</p>

他魏武帝能屈居人下,像刘备一样担任别人的附庸?</p>

刘备势穷力孤的时候,曾经在刘表、刘璋两人麾下担任客将,为两方诸侯抵御外患。</p>

但怎么对待这种雄杰之才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黄权就曾劝刘璋,刘备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p>

最终结果也显而易见,刘备稍一形势转盛,就夺取了益州。</p>

而孙策若以礼待曹操,他迫于形势,屈从于江东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前期也就只是袁绍的附庸。兖州被吕布所夺,他也曾考虑把家眷、子女都送往邺城,成为袁绍的部将。要不是程昱力劝,后来争霸天下也就没曹操什么事了。</p>

所以,如果能够改变一下后世的固有思维,按张纮这些谋士当下的眼光来看,放宽胸襟,北上迎纳曹操,以兖州数郡之地予之,使其为江东藩镇,一如五代十国的那些诸侯麾下的节度使,这的确是扫平天下的上策!</p>

合孙策、曹操之力,而共击袁绍,逐一扫清强敌,最后再治法、削藩,着实为平天下之上策!</p>

只是孙策一时之间,属实是难以改变观念,堂堂魏武帝,有雄才而甚得众心,更有诸夏侯、曹姓大将,为之死用。恐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图之。</p>

但张纮所言,的确是给了孙策以极大的启发。五代十国那些诸侯难道不清楚自己麾下的节度使野心勃勃吗?不,他们自己就是叛变起家的,实在是太清楚自己麾下那些藩镇、节度使是什么德行。可他们依旧能用之,以成大业。待势力版图扩大,实力昌盛之后,即便有哪一镇节度使叛变,最终也不足为道。</p>

所以扩大版图,增强实力乃是最堂堂正正的霸业之图。</p>

而张纮随即也说道:“兖州四塞之地,天府之国,虽有曹军守将,兵败之下,不足为意。以张邈之才,尚能凭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被尊以为人豪。若经城勿攻,兵入陈留,掩其无备,袁绍虽胜曹操,失其襟带。我等据险临之,固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p>

这个计策虽然也稍微冒风险,但总算是正常一点,孙策可以坦然接受了。</p>

兖州比之豫州,地势还是要险阻不少,东有泰山郡等险隘要地,西有黄河、济水等东西向水势。</p>

官渡之战也就是在济水沿线所对峙,曹操画地据守,当袁绍十万之众。</p>

如果江东能迅速抢占陈留南部,将来南北对峙,江东军主动攻击,可以迅速夺取济水甚至黄河沿线。</p>

在前线有江东精锐军队阻隔,汝南这些袁氏故吏、叛军群寇无法得到外援,以江东将校文武之雄杰,平之易也。</p>

随后孙策问道:“下计为何?”</p>

张纮答道:“下计迁兖、豫之民南下,以淮河为阻,尤可与袁绍南北并立,胜负未可知也。”</p>

闻言,孙策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说道:“弃鲸吞天下之势,而取偏安割据之态,此智者所不为也!孤断然不能取其下,此诚为后世千载所笑。”</p>

当孙策是孙权呢?把好好的局势变成一个割据自守的偏安政权!</p>

而且这个下计也不具备可行性,先不说尽迁数十万百姓南下,会导致多大的民怨,多少百姓逃亡,就说守在淮河以南,这名义上是中分天下了。</p>

可实际上就等于孙策在用荆州、扬州两地,对抗袁绍之七州!</p>

当今经济中心无疑是还在北面,北强南弱是事实。以南抗北,只会导致将来被袁绍所灭。</p>

什么时候淮河以南的行政区划迅速膨胀起来,当地的州县、人口、财富都多于北方了,才能考虑张纮所言的下策。</p>

不然就是一个隋灭南陈的局势。</p>

隋、陈可是南北对力,但无论军力还是经济,北方在经过休养生息之后,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p>

如今袁、曹、孙三家分立,还看不出来江东比之北方稍弱多少。</p>

可一旦弃地南归,袁曹合并,袁绍可以轻松拉起来二十万军队,江东想要再北伐,那就困难重重了,早晚被袁绍耗死。</p>

所以这一番比较下来,孙策竟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跟其他诸侯一样,只能选中策而行之!</p>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明知有良谋而不能用。</p>

到了如今,孙策也是深刻理解了历史上那些君王诸侯的无奈,很多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左右为难,只能选择一个看似稳妥的道路,走一步看一部。</p>

这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班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p>

至于深谋远虑,洞悉局势,那是在臆想。</p>

能走一步看两步,就可谓富有远见,远超寻常了。</p>

所以,最终孙策说道:“孤以为卿所言中计,乃是持重之言,谋国之长策,当今形势,我等宜兵进神速,抢其险阻,以遏袁、曹。不论二人孰胜孰败,都不能兴兵南下,以兵临之。”</p>

“孤意亲自在此地督大军攻城,而以周瑜统军北上取陈留重镇,与诸葛亮所部合兵,断北军南下之路。”</p>

诸葛亮此前就已经从东路向兖州进军,而陈留在兖州之西,周瑜从此进军,两路合兵,足以形成一道防线。</p>

以周瑜督三万大军,就算曹操亲至,亦未必能胜。如果江东军队兵进神速,那他们抢占的险阻之地,就将成为日后南北对峙的前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