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章 圆寂国恩寺(2)(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1278 字 7个月前

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与新州国恩寺,这三个寺院的高僧都率领着寺中的高层人士,争着要取六祖惠能的真身回自己的寺院里供奉。</p>

由于唐代的历代皇帝都笃信佛教,各地佛法风靡,禅机盛行。各州府的官员对高僧也是尊崇有加。</p>

将誉满四海的佛祖安葬于自己的地方,这是何等的荣耀!因此,广州、韶州与新州这三地的官员也卷入这个“争夺遗产”的行列。</p>

他们的理论依据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六祖生前曾经说过:“叶落归根,来时无口。”</p>

三处的人据理力争,都说六祖惠能的“根”在自己处。</p>

新州的官员与僧人叫得最响:新州是六祖惠能出生之地,又是他圆寂之处,作为人生的一个轮回,生与灭的那条“根”理所当然在新州。</p>

广州的官员与僧人认为:六祖惠能是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落发受戒,正式遁入空门,按佛教的观点,他的“根”应植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p>

韶州的官员与僧人却认为:新州、广州官员与僧人的观点都有偏颇。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大开法门,在曹溪创立了根基大业,登上了佛界的最高峰,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按照佛理的推论,六祖惠能的根该是佛根,故此应在韶州曹溪的宝林寺。</p>

三处的官员与僧人争得面红耳赤,争得声嘶力竭,却又是互不退让,相持不下。</p>

一直站在旁边的老和尚突然叫了起来:“我有主意了。”他就是金台寺的住持寂空禅师,他已九十九岁了。</p>

寂空禅师在新州、韶州与南海这三地的众僧中年纪最老,资历最深。他又是六祖惠能的启蒙导师,故此,他的话一出来,马上引起了众僧与各地官员的注意。</p>

众人齐声问:“有什么主意?”</p>

寂空禅师以权威的口吻道:“你们确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来争去,实在难于有定论。依老衲之见,倒不如看看上天的旨意吧。”</p>

众人不解地问:“该如何看上天的旨意呢?”</p>

寂空禅师脸色庄严:“明晚刚交子时,我们在一个小山冈上,焚香祷告,风将香烟吹飘往哪个方向,六祖惠能的肉身就送到哪一方的寺院里。&quot;</p>

“好。”在这争持不下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寂空禅师这提议有道理,决议看上天的意旨而行。</p>

第二天夜晚,墨蓝色的夜空清净如洗,犹如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石。</p>

在离国恩寺不远处三坪村前的一个山冈上,来自广州、韶州与新兴三地的僧人、官员几千人在这里齐集。他们此时此刻心中各自忐忑不安,但心愿是共同的:“希望炷香的烟缕被风吹向自己所在的地方。&quot;</p>

点亮香灯,各人双手合十,大声祷告。</p>

子时一到,年近百岁的寂空禅师把三炷长香点燃。</p>

在场的人全都瞪大着眼睛,悬吊着一颗心,望着那三炷燃着了的长香。</p>

只见得,缕缕淡蓝色的烟霭,冉冉上升。</p>

一阵风吹了过来,烟缕左右摇摆,在各人心如波涛翻滚之际,烟缕倾斜向一边,约莫有一盏茶的工夫。</p>

“好呀!”异口同声地叫起来的是来自韶州的官员与高僧。</p>

众人一看,长香扬起的烟缕方向是指着韶州曹溪那边。</p>

见六祖惠能的真身旁落他寺,新州国恩寺与广州法性寺的僧人虽然心中难受,但既然已有定约在先,此时也不能再反悔了。</p>

后人将那点燃香灯炷香的小山冈叫做“香灯岗”,那地名一直沿用至今。</p>

新州国恩寺的僧人恸哭不止,不肯放六祖惠能肉身往宝林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