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秀亦愤然拔剑,指着城下的义王王旗,发出了要与武昌共存亡的誓言。
他是顺治十八年举人,康熙十一年进士,乃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门生,两朝元老,深受儒家道统熏陶的他,自然不愿意就此向伪明军投降。
“本将只是问问,诸位又何必动气?”
余化龙见群情汹汹,他又是刚刚从四川逃到武昌,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他也不是强龙,四川兵的指挥权都在杭爱手里,他哪里又敢提投降两个字。
城内的官员因为董永藩和林毓秀等人的誓死不降,暂时统一了意见,都纷纷表示要死守武昌。
林毓秀还不放心,他又建议王新民把四川兵分调到武昌东、南和西三处城墙,把武昌巡防营调到紧临江边的北城,其目的就是怕武昌本地兵因为害怕明军屠城,生出反乱的心思。
王新民深以为然,当即下达了调兵的军令,并请求杭爱分兵镇守武昌城墙,以确保无虞。
林毓荣想的确实周到,城内的普通士兵和低级将领却都因为喇布投敌事一片哗然,再加上城外那血淋淋的露布,一想到城破之后,明军可能得屠城,家小都在武昌城内的绿营兵无一不生出了反正投敌的心思。
“简亲王都投降大明了,咱们为啥不能投?”
“我听说皇上都在九江被明军阵斩了,这也是简亲王率军阻截御营的原因,他想学多尔衮,可惜没这个实力,只得去投降明军。”
“十万大军被全歼,安亲王岳乐生死不知,皇帝落荒而逃,简亲王投明,我看这大清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张大人要不咱们开城投降明军吧,说不定还能保全家小。”
刚一入夜,奉命值守武昌北门城墙上的一队清军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他们都是武昌本地人,家就在武昌城内,自然不愿意和那些清廷官员一起陪葬。
“投降?我看王大人和林大人已经不放心咱们了,要不然也不会把咱们调到北门,让四川蛮子接管西门防务了,你们别忘了,四川兵有一万多人,他们可没家小在武昌城,别城门没开,反而被他们给灭了。”
那千总本名张有庆,也是武昌本地人,作为一个中级官员,他想的远比普通士兵更深,更远,他不是不想投降,是摄于城内数量庞大的四川兵不肯投,况且武昌还有水师沟通南北,未必不能挡住明军的攻势,因此连忙喝止住了一众跃跃欲试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