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当产锡,在汉代就有记载。我国灰吹法的最早记载始于东汉孤刚子《出金矿图录》,称为“灰坯法”,用于作业的熔炼炉也称为灰吹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锡的国家之一。中国西南边陲的几个省都盛产锡。尤其是贺州产锡最为出名,历史可追溯汉代。宋代,“贺州岁输锡一万二千六百有奇”,每年贡于朝廷的锡达12600多斤。据载宋元丰元年(1078年)贺州一带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8%。贺州所产精锡,敲之即发清脆响声,誉为“八步响锡”。明崇祯十年(1637)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內称“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邕,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者,以临贺郡产锡最盛而得名也”。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的炼锡方法基本上就是现代用的碳还原法。南当古时归红河郡,古时红河郡就归贺州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南当生产约占全国锡产量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一个城市的产品能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因此,南当“锡都”很早即被载入英国《大不列颠词典》等著名辞书和教科书而蜚声海内外。
南当是个地级市,以金湖为中心分为四个区:鹰山区、兔山区、上河沟区、下河沟区。有四大矿山和两大选厂,一大冶炼厂。选厂的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新来的大学生按要求都要分到基层锻炼。当小林和那些一起分到南当公司的大学生们到公司组织部报到时,小林得知自己被分到有公司“大儿子”之称的大坪子矿。
大坪子矿离市区有50公里,主要生活和工作区域在海拔2300米的一个平缓的山头上。
这个矿的名字,小林不陌生。因为她父亲就是这个矿南部坑的矿工,但小林从未来过大坪子。
小林从总部组织部报道出来,来接她的车已经在总部大楼门口等着她了。这是拉材料上矿山的货车-就是小林小时见过的雷锋叔叔开的那种。矿里来接她的是大坪子矿组织部的陈丽萍,大理口音,刚做了母亲。个头和漂亮程度都与小林有一比。她和小林同年,月份比小林小两个月,所以小林叫她小陈。
问过小林不会晕车后,小陈就坐了靠窗一边的位置。
通往矿山的路都是土路面。就是那种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公路。路宽仅能通过一辆车。如果错车,要在错车位置等待。两车相遇,如果错过了错车位置,轻车或者上坡车就主动倒车到错车点。就这样,50公里路程,早上十点乘车,快十二点了才走了一半多。
一路上怕小林孤单,小陈不断地给小林讲矿山上的故事,还教了小林防晕车的招数:在肚脐上贴个膏药。小林身体好,天天锻炼,自然不会晕车。只是可怜了小陈,肚子上贴了膏药也不管事。小陈虽然一路吐得不行,但仍打起精神给小林讲故事。
小陈给小林讲了个在南当锡业公司流传的笑话:在大坪子山脚有个南当锡业公司的采选厂叫黄山。七十年代末有一群新分来的工农兵大学生,总部组织部的负责人问他们想去黄山还是去大坪子。大学生们想:大坪子肯定一是平二是在坝子才叫大坪子,而黄山肯定是在山上。于是说要去黄山。结果去了才知道,黄山在山脚,就在坝子边,而大坪子在山上。
小林听了笑了,说这可能是个笑话不是真的。可是小陈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林,她就是那群大学生中的一个。
虽然已过了立春,可南当锡业公司的矿山还是冷的。山沟里还有残雪。今天天阴,车在云雾中穿出穿进。因为雾大弯道多,司机不敢掉以轻心,不管两女同胞怎么聊,都不插话,集中精力驾驶。由于能见度很低,两米外就看不到东西,司机不停地按喇叭。几次对面车已经快到眼前了相互才急刹车。看到一边是山崖耸立,一边是万丈深渊,小林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紧张极了。而小陈却见过的多了,不当一回事。转过一个急弯后,漫天的大雾突然没了。小林听到了“嗒嗒嗒”的像电影中机枪声的响声。小林疑惑地看着小陈。“哦,这是飞兜通过塔架时发出的声音。”小陈解释道。小林学过矿山运输课程,知道架空索道这种运输设备。“我们矿的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矿运索道,有22.5公里长呢!我们矿还有2公里长的矿运皮带输送机,也是世界上最长的1
雾散了,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公路左边,是一览众山小的风景:绿色的群山,蜿蜒的公路,两条细长的索道线伸向远方,飞兜划过塔架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好比无形的手弹奏的动听音乐在群峰中回响。右边是高耸的山崖或沟壑,不时有树木或残雪的影子从车窗闪过。
前方的路逐渐平坦起来了,路边堆放着许多枕木和襄木。小陈告诉小林这是供应科襄木场,马上就到矿上了。
车子停在矿疗养院。这是一幢青砖盖的苏式建筑,原是盖给苏联专家住的,曾经用来作为职工疗养院。现在部分用作招待所,部分用作职工宿舍。小林被照顾在二楼:因为矿山湿气大,二楼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