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事如意李成儒.(2 / 2)

摄政大明 虫豸 4606 字 2023-07-30

在此之前,李成儒的最大心病,就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李子立,整日里游手好闲呼朋唤友,就是不务正业,李成儒也曾把李子立安排到国子监读书,结果李子立很快就因为考场作弊事发被国子监赶了出去,还一度连累了李成儒的清誉受损,从那以后李成儒就彻底放弃了李子立,把他打发回江西老家眼不见为净,开始专心培养二儿子李子徳。

但李子立返回江西老家之后,却依然是毫不安分,整日与一群同样是出身于官宦人家的二世祖到处厮混,动不动就写信向李成儒伸手索要银子,若是李成儒给银子少了,他就会偷偷变卖祖产,所以也就成了李成儒的最大心病,每次想到他都会头痛不已。

却没想到,自己这个不学无术的大儿子,竟然成了那个日进斗金、影响力日渐庞大的“联合船行”在江西境内的二掌柜,从今往后也就有了正业,六百两银子的俸也足够他挥霍了,李成儒也不必再担心他挥霍败家,却也少了一桩心病。

李成儒自然也明白,“联合船行”之所以雇佣李子立,也完全是因为赵俊臣的缘故!

刚开始的时候,李成儒还担心一向是不务正业的李子立进入“联合船行”之后会给人拖后腿,但当他看到李子立在“联合船行”的任务是“公关”之后,却又放心了许多——李子立在江西境内结交了大量的狐朋狗友,全都是各级与各地豪族的公子哥,人缘还算不错,“联合船行”显然是想要通过李子立打通一条“衙内路线”,这种事情交由李子立去做,倒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李成儒的目光在手边家书上稍稍停留了片刻后,很快又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无意间所听到的一场谈话。

那场谈话发生在关之前,谈话双方分别是大学士霍正源与户部侍郎,两人的谈话内容颇是俗气,就是讨论他们这一从赵俊臣那里所领到的分红银子。

赵俊臣所创办的各项产业,不论是“联合船行”、“聚宝商行”、还是“悦容坊”,都会拉着众位“赵党”一同参股,关之际也会给所有参股分发红利。

或许是因为李成儒与“赵党”之间的合作还算愉快的缘故,霍正源与的这场谈话并刻意避开他。

当然,霍正源作为“赵党”的首席智囊,一向是深谋远虑、善于布局,让李成儒听到了这场谈话,也可能是他的刻意为之。

总而言之,哪怕是李成儒一向自诩清高不喜钱财,但当他听到两人的分红数字之后,依然是忍不住的目瞪口呆。

再然后,李成儒忍不住幻想了一下,若是他彻底投靠赵俊臣、真正成为“赵党”一份子的话,以他的地位身份又能参股多少、每领到分红几何那是一个让李成儒忍不住怦然心动的数字。

思绪百转之间,李成儒愈发是患得患失,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祷告道:“还望老天保佑太子殿下,一定要让他顺利渡过这场难关,千不能丢失储君之位否则,我今后又该如何与赵阁臣合作做事?”

暗暗之余,李成儒却又忍不住冒出了另一个念头——既然自己这段时间与赵俊臣之间还算是相处融洽,与“赵党”众也已经逐渐熟悉,若是朱和堉被废黜之事最终不可避免的话,自己趁机改换门庭、彻底投入赵俊臣的门下,不仅可以保住眼下的一切好处,今后还可以拥有“赵党”的福利分红,岂不是更好?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连忙被李成儒强行压了下去,心中羞愧不已。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丢掉自己的志向与底线!我自幼饱读圣贤书,一向是以天下大义为己任、以清流身份为自傲,又岂能被区区名利所腐化?

赵阁臣纵然有千般好处,对我也算是态度尊敬、待遇优厚,文武功绩足以记载史册,陛下寿辰之际还被赐下一面免死金牌,听说他的朝野风评也在逐渐扭转但我绝不能背叛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他哪怕有千般不好,性格固执了一些,也有些不通人情,眼下的庙堂局势也对他极为不利但、但他本性极佳,只要是顺利登上大位,就肯定是一代圣主!我一向是志向高洁,自然是要忠于太子,”

自责之余,李成儒开始罗列各种理由,想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却又发现自己的立场愈发动摇了!

“人性本堕啊,即使是自诩清高如我,也沉溺于这种腐化手段了”表情变幻良久之后,李成儒苦笑摇头,轻声喃喃自语道:“无论如何,我当初就已经与赵俊说好了,我只会忠于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与他合作也只是因为他与太子殿下达成结盟而已!这般立场绝不能变!太子殿下若是最终遭到废黜,那就另说,但现在太子殿下尚未失去储君之位,我不仅不能改换门庭,更还要想办法督促赵俊臣鼎力支持太子殿下才行”

就在李成儒喃喃自语之际,突然有人敲响房门,然后在门外禀报道:“尚书大人,赵阁老派人送来了名帖,邀您尽快前往赵府相见,说是有重要事情要谈。”

听到禀报之后,李成儒下意识的立刻站起身来,快声回复道:“赵阁老邀我相见?告诉赵阁老的信使,就说我马上就去!”

刚才还在反复坚定内心立场的李成儒,这一刻并发现,当他提到赵俊臣的时候,态度神情要比他念及太子朱和堉的时候更为恭敬。

世间的诱惑有多种,缘于人性,有名、有利、有色,每个人都有不同弱点它们的可怕之处在于,诸般好处轻松收获的快感、各种难题迎刃而解的舒畅、轻松与沉重的强烈反差,只要尝过一次,就会让人们不知不觉间深陷其中,食髓知味、欲罢不能赵俊臣一向是深谙此道。

事实上,从李成儒当初决定要配合赵俊臣做事的时候,许多事情就已经决定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