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上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谢安淡定弈棋稳军心,华夏风云人物传,司马上松,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元八年(公元383 年)十月,建康城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巨网所笼罩,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似乎随时都会崩塌下来。凛冽的寒风如同猛兽般在大街小巷中横冲直撞,发出尖锐的呼啸声。朱雀桥边,酒肆门口的酒旗在狂风中剧烈地舞动,仿佛一面即将倒下的战旗,随时都可能被狂风撕成碎片。酒肆里,三三两两的食客们紧紧地凑在一起,脑袋几乎挨到了一块儿,他们压低声音,神色慌张地议论着北方战事。就在这时,一阵清脆却又透着诡异的童谣声,从弥漫着雾气的幽深巷陌中悠悠传来:“长星昨夜坠前营,诸将相看涕泪零。八公山上草木兵,百万貔貅一旦倾。”孩童们蹦蹦跳跳,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欢快地传唱着,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歌词里竟藏着东晋王朝生死攸关的命运玄机。

相府东厢的弈棋室内,却弥漫着一股静谧而祥和的气息。博山炉中,沉水香袅袅升腾,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仿佛要将外界的紧张与喧嚣彻底隔绝开来。谢安身着一袭素纱襕衫,广袖垂地,宛如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他坐姿端正,神色平静,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棋盘,正与吴兴太守张玄对弈。青玉棋盘上,白子如同璀璨的星辰,星罗棋布;黑子则似层层叠叠的乌云,蓄势待发。张玄紧握着扇子的手微微颤抖,扇骨上“东山再起”的刻痕在摇曳的烛火下若隐若现——那是三年前谢安重掌朝局时,满朝文武为表达祝贺,特意赠给他的贺礼。

张玄的内心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久久无法平静。他时不时地将目光投向门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焦虑,满心盼着能有最新的消息传来。在这紧张得让人窒息的局势下,他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下棋,思绪早已飘到了千里之外的战场。他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听到了士兵们的呐喊声和战马的嘶鸣声,每一阵风吹过,每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能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中丞大人,这步棋......”书佐捧着军报,脚步踉跄地闯入弈棋室,额头的汗珠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滚落,浸湿了束发的青丝带。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兴奋。谢安头也不抬,指尖在棋盒里轻轻拨弄,发出清脆悦耳的金石声:“且退下,待棋局终了再呈。”棋子“啪”的一声,稳稳地落在天元位,震得棋盘微微发颤。张玄偷偷瞥了一眼谢安,只见他瞳孔中倒映着跳动的烛火,深邃而平静,仿佛暗藏着十万甲兵。张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他对谢安的镇定自若既惊叹又疑惑,同时也对自己的焦虑感到些许羞愧。他暗暗思忖,为何谢安能如此沉着冷静,而自己却如此慌乱不堪?

洛涧捷报:棋枰暗藏乾坤

戌时三刻,第一匹信使快马风驰电掣般踏碎建康的夜色。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马鬃上凝结的霜花簌簌落下,如同冬日的雪花纷纷扬扬。士卒滚鞍下马时,怀里的蜡丸已被体温焐得温热。谢安接过军报,缓缓展开。眼角的余光瞥见张玄正襟危坐,神色紧张的模样,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二十年前。那时,两人在会稽山阴的竹林中论道,周围是挺拔的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他们畅谈人生与天地之道,张玄曾以“黑白之道通于神明”相喻,没想到今日,这句话竟在这紧张的战局中得到了验证。

“洛涧大捷,刘牢之破敌五万。”谢安将战报随手置于案头,语气平淡得如同在批阅寻常奏章。张玄手中的棋子“当啷”一声坠地,在青砖上蹦跳着滚到博山炉旁。他满脸震惊,嘴巴微微张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为晋军的胜利感到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东晋王朝的希望之光;另一方面又对谢安超乎常人的镇定惊叹不已。他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对弈的种种经历,无论是面对多么复杂的棋局,都从未见过如此处变不惊的对手。

“幼度(谢玄字)练兵十载,终于等到这一日。”谢安俯身拾起棋子,指腹轻轻摩挲着棋子上的冰裂纹,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欣慰。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仿佛早已对这场胜利胸有成竹。与此同时,棋盘上的白子悄然形成合围之势,如同战场上的晋军,正有条不紊地对敌人展开进攻,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谋略。

建康城南的石头城上,寒风呼啸,吹得旗帜猎猎作响,仿佛要将整个城楼都掀翻。守将桓伊手持千里镜,全神贯注地了望江北。十万北府兵已在八公山下扎营,旌旗如林,戈矛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宛如一片钢铁的森林。“谢相究竟用了何计?”副将面露狐疑之色,拱手问道,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颤抖。桓伊轻抚腰间玉笛,思绪飘回到去年与谢安在清溪泛舟的情景。那时,水面波光粼粼,微风拂面,谢安曾指着水中的月影,意味深长地说:“破敌之道,不在刀兵,而在人心。”

此刻,石头城下的秦淮河畔,巡逻的士兵们正警惕地来回走动,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河面上,几艘小船在波涛中摇曳,船上的渔夫们也在紧张地关注着局势,时不时交头接耳,猜测着战争的走向。

苻坚望阵:棋子微顿惊鸿

十一月初二,第二匹信使马汗透重衫,疲惫不堪地赶到相府。谢安正在庭院中修剪菊花,他手法娴熟,动作优雅,仿佛外界的战事与他毫无关系。每一片菊花瓣在他的剪刀下轻轻飘落,宛如蝴蝶翩翩起舞。听到士卒禀报苻坚登上寿阳城的消息,他手中的剪刀瞬间悬在半空,片刻后又恢复了平静。淮南节度使送来的密报中说,苻坚见晋军布阵严整,竟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视作伏兵。谢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转身回屋时,衣袂轻轻扫落几片金黄的菊瓣,仿佛是在不经意间扫去了一丝战争的阴霾。

“苻坚若知我军虚实,此刻怕是要笑出声来。”谢安回到棋室,将密报递给张玄。八万人对百万之众,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任谁都会胆战心惊。张玄看着密报上“草木皆兵”四字,心中猛地一惊,突然想起淝水之战前,谢安曾命人在淮水两岸遍插旌旗,每日擂鼓操练。白天,旌旗在风中招展,宛如一片五彩的海洋;夜晚,鼓声阵阵,回荡在天地之间。“此乃孙膑减灶之计的变通。”谢安落下一子,白子如利刃出鞘,精准地将黑子的大龙截成两段。这一步棋,不仅在棋盘上取得了优势,更象征着谢安对整个战局的掌控,如同在战场上布下了精妙的陷阱。

建康城外的秦淮河上,灯火通明,宛如白昼。无数商船载着粮食、兵器溯流而上,船工们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这些物资实则是谢安布下的疑兵,真正的北府精锐早已秘密转移至洛涧。张玄望着棋盘,又看看谢安,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谢安看似闲云野鹤的举止下,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谋略。每一步棋,每一个决策,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如同精心策划的一场战争。

此时,在建康城的另一处,一群谋士正在激烈地争论着。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有人则建议坚守城池。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屋内的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点燃的火药桶。

淝水决战:落子如飞定山河

十一月初八,第三匹信使马口中吐着白沫,倒在相府门前。谢安正在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他专注地凝视着笔下的字迹,仿佛看到了当年兰亭雅集的盛况。文人墨客们曲水流觞,吟诗作画,畅谈人生理想。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艺术,更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这与他应对战局的心境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狼毫笔在“死生亦大矣”处微微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仿佛是历史的涟漪,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战争的残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生存,被我玩成了恋爱养成

右突左撞小螃蟹

无垠之祸

钱易兴

倾尽天下携手山河

明月宫主

汉末黄巾霸业

房东家的大鸟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悠悠L

全宗戒备小师妹她又疯啦

小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