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清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各自不安好,棹渡,一棹清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奶奶走了几个月后,张叔叔问志军,成个家吧?找个离婚的也可以,志军沉默不语。张叔叔可能想到他自己娶了妈妈后并没有给妈妈带来幸福,反而让妈妈为他生孩子染病不幸离世,让志军志刚和月季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爱,而他到老了依然是一个人过,张叔叔的话戛然而止,一老一少陷入了沉默中想着各自的心事。
大姑不时来看他,也劝志军随便找一个吧!给你洗衣做饭生个娃守着家,怎么着也比你一个人过强啊!并告诉他秀英还是一个人在外打工。志军依然不吭声。大姑又来气了,骂他,“秀英多好的女子,你不娶她就不嫁,你咋硬是不抬头哩?奶奶没准是你气走的!太不听话了!”
大姑又气冲冲的走了。只有大姑是真心实意的牵挂着这个身世坎坷的侄儿。还因为她对志军有一份愧疚,有志军在家一直陪着奶奶,她们三个女儿才得以守好自己的家。没有让奶奶给三个姑增加一点负担。
志军经常干活回来一进屋下意识的就喊“奶奶,”得不到回应,才蓦然惊觉奶奶已经不在了。他便没有心情煮饭,洗去一天的疲劳后烧水泡方便面,只为填饱肚子。饿极了一次吃过五包。更多时候吃着吃着心里堵,筷子一扔,咚的躺下,疲惫地睡去。有时候半夜醒来,睡不着的时候,他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仿佛奶奶还在。这屋里走到那屋里,每个房间都坐会,陷入回忆里,天就慢慢亮了。再靠着窗子看东边天空的鱼肚白慢慢在晨曦中变幻着颜色。有早起的鸟儿飞过窗前,“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想起地里的山药要浇水了,洗把冷水脸清醒一下头脑,又赶快带上工具往地里跑,要赶在八点上班之前浇完水。
地里已经有人比他更早在干活了。人到底是被什么动力在驱使着如此勤劳呢?有人说是生活,志军觉得是爱。因为心中有爱,为了爱,才想努力上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爱情的得失中懂得爱自己,唯有自爱才能激起对生活的热爱,最终由小爱走向大爱。
就如他种山药,当他一听说山药补肾后第一时间就想为晓晓种来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他的山药地很可观。他还有了些想法,为了了解更多的东西,为了与时代信息接轨,他又买了电脑,装了宽带。在网络上畅游,浏览各种资讯,发微博,在各种平台推销自己的山药。很快,他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固定顾客群。当他把亲手绘制并制作的“垆土地铁棍山药”的牌子立在绿油油一片的地头,并把照片发到网上的时候,立刻引来一片喝彩。
他望着一片葱茏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山药地,勾画着未来的蓝图。他相信,只有努力不颓废,生命才能越来越精彩。也许有惊喜呢!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等什么?知道她嫁的人不靠谱,他为她难过,虽然他没见过林子,可是自从晓晓喊他“哥”后,他明白也许今生只能喊她“妹妹”了。总不能去破坏她婚姻让她离婚吧?那太不道德啦!他志军永远都做不出那样的事。除非,除非。。。
吃过很多苦的晓晓的性格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能容忍,无论婚姻幸不幸福都能将就。她和女儿生活好不容易稳定安稳下来,过了这两年平静日子,女儿一天天长大,她的身体也在慢慢好起来,她最需要的是平静。
那两年妈妈因为妹妹在南方跟了个老板,她去了一趟南方服侍妹妹坐月子,很是得意出了门见了世面,又逼着晓晓的爸爸去工地做小工,回来还要种地,而她不到五十岁就不下地干活了。手上又有晓晓以前给她寄的钱,她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所以也没有来找晓晓的麻烦。有时候从晓晓门外过,目不斜视,晓晓便也装没看到。
街上也是个小江湖,人员比村里更复杂,人心更叵测。一个村里好歹还有点集体意识,有人情往来,而街上的人没有那些顾虑,人与人之间就像城里一样虽然不是对门不识,但也是“嫌你穷怕你富”之流。要是看你生意好他还脸拉得老长。街上的男女之事也比村里混乱。跳舞的,打牌的,出轨的,离婚的。。。没个消停。
晓晓除了带着女儿进城进货和给自己买药,天天守在店里,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过好自己的日子好好养育女儿,从不参与别人的闲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