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天神诀,小冥王之神都辟雍院,龙川俊,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暑有哪些表现?中暑的临床表现分三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当出现头痛、乏力、多汗、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不超过38c就算先兆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血压偏低、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症状,体温在38c以上则是轻症中暑。
当症状加重,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通常包括热射病、热衰竭等属于重症中暑。
如果中暑了该怎么做?
中暑急救首先是降温。中暑后,应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冷水、风扇等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同时,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大口猛喝,应小口慢饮,以防加重心脏负担;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休息后,如果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如果是重症中暑患者,家人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在家中按轻症患者同样的处理方法。如患者已经昏迷,家人应将其头部偏到一侧,因为患者可能会恶心、呕吐,仰头时容易呛到,严重的会引起窒息死亡。如观察到患者的呼吸停止,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
应该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要多喝温水。每天喝1.5到2L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慢慢喝水,定时喝水,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0—40c即可。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避免阳光直射。户外工作时,增加在阴凉处的休息次数。特别是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日照最强的时间段内,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夏天出门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
高危人群需注意。一般而言,中暑的高危人群有:老人,婴幼儿,肥胖者、慢性疾病患者等。此类人群应尽量在室内活动,适当开启空调,并调到适宜温度。
炎炎夏日,不少糖尿病患者感到不适:原本控制较为平稳的血糖,入夏后却忽高忽低,好像坐上了过山车。血糖失控不可大意,它有可能导致脑梗、偏瘫、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夏季血糖为什么容易波动?
一方面,瓜果集中上市,冷饮、冰激凌等含糖量高的食品成为消暑的主角;另一方面,天热身体代谢快、消耗量增加、食欲下降,这些都可能导致血糖忽上忽下。俗话说,“高血糖致病,低血糖致命”,夏天须防血糖出现较大波动,特别是要防范低血糖。
低血糖的危害有多大?
一般来说,正常人空腹血糖参考范围为3.9~6.1毫摩尔每升,人体出现低血糖会有一定健康风险:
1.大脑缺血缺氧。6个小时以上的低血糖,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2.心肌缺血,出现胸闷、胸疼、气短等症状。
3.导致血栓的形成,诱发脑梗、心肌梗死。
根据血糖浓度不同,低血糖可以分为轻度低血糖、中度低血糖和重度低血糖。不同程度的低血糖表现出的症状和对人体的影响也有差别。
轻度低血糖
糖尿病人血糖≤3.9毫摩尔每升,即为低血糖。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毫摩尔每升,即为低血糖。
症状:饥饿感、心慌、手颤、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出冷汗、面色苍白、注意力难以集中。
医生提醒:频繁发生低血糖,要警惕可能是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是以低血糖为首发表现。
中度低血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