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咚咚锵,小冥王之神都辟雍院,龙川俊,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我国,戊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基因型为hEV-1和hEV-4,进食半熟的肉类、海产品,或摄入被污染的饮用水、水果,或接触病毒携带者的排泄物,均可能被感染。有研究者统计,我国养殖场的猪群中普遍存在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在生猪肉制品中,猪肝的戊型肝炎病毒检出阳性率较高,所以在烹饪时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此外,戊型肝炎病毒可以污染水源,进而污染生活在其中的贝类。我国研究者检测了环渤海湾贝类的情况,发现每千克贝类的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17.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毛蚶(28.2%),其次为泥蚶(14.3%)、花蛤(11.5%)。
除上述粪-口传播途径外,与戊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输入含有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均可传播戊型肝炎病毒。
肝病患者合并感染或有性命之忧
现阶段,戊型肝炎防控的主要难点是诊断不足,这与患者大多无症状、医疗机构对戊肝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筛查检测较少均有关系。
从临床经验来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平均潜伏期约40天,大部分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多能自行康复,病死率较低。但仍有5%至30%的患者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0.5%-4%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肝衰竭,老年人、孕妇及存在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容易有生命危险。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多段病程:前10天称为前驱期,患者多表现为全身不适,包括乏力、厌油、恶心、呕吐、发热;接下来的2-4周进入黄疸期,患者出现皮肤黄染、肝区疼痛,尿色加深为暗褐色;黄疸逐渐消退后,进入恢复期。另有部分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黄疸会持续1个月以上,表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同时皮肤瘙痒、周身乏力、尿色加深等症状也更为显着。
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能进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显着增高。其中,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死率高达20%-25%,并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增加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超过60岁的戊型肝炎患者称为老年戊肝,由于老年人肝脏合成、分解及免疫功能均有所减退,感染后病程更长,且并发症较多,所以死亡率也更高。
对于患有基础慢性肝病,如慢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的患者,由于本身存在肝脏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戊型肝炎可能会加剧病情进展,易导致急性肝衰竭。一个现实情况是,我国乙型肝炎流行范围较广,若再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对患者而言如同火上浇油。有研究发现,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感染戊型肝炎后会出现更严重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几率明显增高。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感染肝脏,但部分患者在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肝外损害,如脑炎、甲状腺疾病、心肌炎、胰腺炎、肾炎、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所以,不要因为大数据显示很多戊型肝炎患者症状较轻,就不重视这种疾病,若因为个体差异自己不幸成为症状较重的那部分患者,可是有性命之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