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儿把秧马放到田里,然后把地头的稻秧放了十几把在秧马上,然后坐在秧马上。</p>
柳盼儿一手拿着稻秧,一手插秧,这是坐着的,果然轻松很多。不停插秧不停后退,速度也快了很多。</p>
刘氏等人站起来,看向柳盼儿坐着插秧,速度挺快。</p>
“叔,就按照这样的秧马,再给我做七个。”柳盼儿觉得这样正好,不大不小,可以按照这个做。</p>
李木匠已经看到柳盼儿插秧的速度,的确比其他人快一些,“好,那我这就回去做。明天你家就能用上。”</p>
柳盼儿感谢,“多谢木匠叔。”</p>
李木匠和他媳妇回家继续制作秧马,柳盼儿像是找到玩具的孩子一样,在地里插秧。</p>
刘氏看着眼馋,趁着柳盼儿插完一趟,到了地头,“我这弯腰一天了,也给我试试。”</p>
柳盼儿让开,“小花姐,我给你放好稻秧,你来试试。”</p>
等到柳盼儿装好稻秧,刘氏坐在秧马上,还没插秧,就长舒一口气,“哎呦喂,不用弯腰,可真舒坦。”</p>
刘氏比柳盼儿更加麻利,累了一天的腰得到休息,插秧的速度特别快,“柳妹妹,这东西,的确好用。”</p>
柳盼儿轻笑,“那当然,家里地少的,弯腰两三天,或许还能撑得住。家里地多的,弯腰那么多天,可撑不住。这样的秧马,可以坐着插秧,上面还能放稻秧,轻快省力。”</p>
其他人见状,也想尝试。</p>
等到刘氏到了地头,换上去插秧,也不停称赞。</p>
看着大家干了一天的活,还能笑得这么开心,她也十分欣慰。</p>
技术改变生活,一点不假。</p>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但的确节省人力,让人在干活的时候,不那么累。</p>
第二天,李木匠给柳盼儿家做好了七个秧马,送过来,田里插秧的人,人手一个。插秧的速度,明显提高。</p>
一个秧马,最费工的地方,就是下面的那个两头翘起的板子,用料也多。李木匠只跟柳盼儿要成本四十文钱,“元青家的,我准备对外卖秧马,我要加上手工二十文钱,卖六十文。”</p>
柳盼儿听到这话,可不好只按照成本价给李木匠,当即按照卖给村民的价格六十文一个,八只,总共四百八十文钱。</p>
柳盼儿直接给了五钱银子,“叔,你能这么快做好,我已经心里感激了,怎么能让你不赚钱?银子拿着,多谢。”</p>
柳盼儿直接把银子塞给了李木匠,不占别人的便宜。</p>
李木匠摆手,“不能要,真不能要。这东西是你想出来的,我准备要制作这东西卖,也不给你钱啊。”</p>
柳盼儿心胸宽阔,她巴不得这些好用的农具,能够快速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节省人力物力,“叔,真不用客气。你这也是辛苦钱,你不能不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