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男人的报恩(2 / 2)

赐卿良辰 月落 1761 字 3个月前

太后杨桐陌一袭僧袍孑然而立,看向宽大的寂照宫宫门。</p>

“娘娘,该用午膳了。”</p>

“我不饿。”杨桐陌向宫门走了两步。她没有听错,的确有脚步声传来。</p>

门被推开一条缝,韩凉闪身进来,关紧宫门。</p>

“娘娘!”</p>

他紧走几步,跪倒在太后身前。</p>

太后身边伺候的婢女纷纷施礼退后,远远避让。</p>

“事情怎么样?”杨桐陌问。</p>

“娘娘足智多谋,”韩凉抬头道,“大梁已同大周开战,边境形势紧张,今日京城已经闹起来,小的趁乱放了一把火,让他们更热闹些。”</p>

“做得不错,”太后颔首,“国有兵戈,该奉祥瑞于宗庙,祈国泰民安。刘琅想在宫中躲着,太常寺都不会让他如愿。”</p>

眼中无泪,韩凉还是抬袖抹了一下。</p>

“小的一定要在先帝墓前磕一百个头,让他保佑咱们报仇雪恨。”</p>

太后看着韩凉,刹那间五味杂陈。</p>

恐怕如今仍然惦念先帝的,也只有韩凉一个了。</p>

“韩凉,”太后道,“我听说,当初先帝是在冬狩时捡到你的。”</p>

“是,小的那时候十三岁,去黄河采冰路上冻晕,醒来后连家在哪里都忘了。要不是先帝,小的早就死了。”</p>

秋风从远处吹来,翻卷起渐渐变红的黄栌树叶。有一片树叶掉进池子,一点一点,被水波淹没。</p>

杨桐陌感慨万千道:“先帝没有白白救你,大周国本归正,就靠你了。”</p>

沈连翘抬手拂落掉在身上的树叶,看了一眼四周。</p>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感觉使馆的人突然多了起来。</p>

“当然多了,”阿靖解释道,“自从陛下继位,他们这些人闲来无事,就都在街市上转。东市买东西逛街,西市说书听曲儿,夜里再去酒楼喝两壶,搂着西夷的姑娘跳几支舞,好不自在。这会儿听说两国要打仗,就都不敢出门,缩进使馆了。”</p>

正说着,一个书吏打扮的使节低着头避让开,又满含担忧地看一眼沈连翘。</p>

“郡主,您别害怕。”</p>

他小心说道。</p>

“有什么好怕的?”沈连翘笑起来,“就因为被人砸了门?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吗?我虽然是大梁的郡主,父亲却是大周良氏。”</p>

事实上,在她心中,一直觉得自己是大周人。</p>

生在大周,长在大周,根也在大周。</p>

只不过大梁是她母亲的母国。</p>

“郡主,”那使节迟疑着,开口道,“若大梁和大周开战,您站哪一边?”</p>

这问题不光在他心中,也在所有大梁使节心中。</p>

他们如今已经心惊胆战,担心大周皇帝一怒之下,会杀了他们衅鼓。他们也都知道,沈连翘深受大周国君宠爱,所以她的立场很重要。</p>

沈连翘想了想。</p>

她认真想问题的时候,手指会下意识攥紧一下,再松开。</p>

“我站百姓这一边。”沈连翘道,“百姓。”</p>

“哪国百姓?”使节上前一步。</p>

“两国的百姓。”沈连翘道,“大周和大梁写同样的文字,说同样的话,虽然口音略有不同,却都是炎黄子孙。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吃饱饭,不要像前些年那样,每年都要饿死许多人。我们这些人吃得比百姓好,穿得比百姓好,如果还让他们衣不蔽体碗中无粮,赶到战场上去打仗,还有良心吗?”</p>

使节张了张嘴,唇角颤抖着,最终退后一步,对沈连翘施礼。</p>

“是臣等狭隘了。”</p>

“不是你狭隘,”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孔佑阔步走来,笑道,“是孤的皇后,母仪天下,心怀苍生。”</p>

他今日身穿玄青色常服,迈步走来的样子,像极了他们初见之时。</p>

沈连翘转身跳跃,双臂勾住他的脖子,嘤嘤道:“陛下终于来了,刚才真是……吓死我了!”</p>

大梁使臣和阿靖齐齐低头。</p>

刚才不还从容自若滔滔不绝吗?</p>

这会儿真是……没眼看啊。</p>

注:衅鼓,是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我有时候就想,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进程里有多少血肉飞溅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