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新的发现(1 / 2)

这一条铁路线,不仅仅是打通了应天府到松江府的运输路线,极大缩短了运输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还连接了常州和苏州两座江南重镇,也为江南地区的铁路网建造了样板。</p>

而两地许多有远见的富商,早就做好了铁路运输的准备,只等着火车一开通,便将货物交给铁路来运输。</p>

更有甚者,有几个民间的大型镖局也开始整改经营思路了,虽然他们押镖的路线和铁路并没有重合,暂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买卖,不过他们也开始考虑如何在铁路运输上分上一杯羹了。</p>

这些镖局和富商们联手,在铁路主站点和各沿线站点,早早修建好了仓库,就是为了方便大宗货物的存储,而存储费、货物运输费以及装卸货物的活计,都是一笔不小的买卖。</p>

当然,更多的商人特别是士族,依旧在观望着,迟迟没有下场。</p>

按照工部规划,接下来的铁路线,是从松江府到杭州,中间还可以将嘉兴连接进去。</p>

随着铁路不断扩建,整个江南的大宗货物和人员运输将会被掌握在朝廷手中,与之带来的改变,无人能够预料。</p>

但可以想象的是,货物运输一旦掌握在朝廷手中,那么朝廷针对江南士族的筹码又加重了几分,除非士族富商们仍然头铁选择用人力和畜力运输,否则他们只能依附于朝廷的铁路。</p>

当然,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朱标和大明首席账房先生早已算了一笔帐,一列纯粹货运火车十到十五节车厢左右,一节车厢大约载重六十吨到七十吨。</p>

按最大的数值算的话,仅仅一列货运火车便能运输一千吨左右的货物。</p>

假如从应天府到松江府,千吨左右的货物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而如果选择用人力的话,那么一吨货物起码得需要五十人左右的商队,同时还要十匹耐力好的马。</p>

从应天府到松江府,全程不歇脚也得需要两天的时间。</p>

这还只是一吨,如果像火车一样要运送上千吨货物,那所需要的人力和畜力的数量那就海了去了。</p>

然而铁路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宜到令人发指的运输成本。</p>

火车运输最大的成本在于燃料,不过一趟跑下来,即便按照最大的载重,平均每百里也就消耗两吨半左右的煤炭,再加上人力等成本,平摊到运输的货物上,也就是说一节火车皮每百里路的运输成本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p>

一趟火车跑下来,一千吨的货物也就是个几十两银子的成本,而如果要用商队人力畜力运输,那所需要的银两就无法估量了。</p>

这还不算在路上的损耗,万一还遇上“此路是我开”的劫匪,那就更要命了。</p>

所以说朱元璋有足够的信心,利用极其低廉的运输成本,让所有的大宗商贸交易运输都集中到铁路上来。</p>

而且朝廷还能通过铁路网,进一步将江南的资源进行整合,就像是绍兴的黄酒常州的丝绸,从而形成规模化集群化。</p>

而在规模化集群化的过程中,朝廷和地方士族之间定然会因为主导权的争夺发生明里暗里的冲突,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过只要运输大动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所有贸易都无法摆脱对铁路的依附后,朝廷也将不战而胜。</p>

除了铁路外,海外的贸易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大明在占城的甘蔗种植园大大小小有上万顷地,种满了甘蔗。</p>

当然,种植园的管理全都交给了占城本地的高种姓贵族,至于他们如何管理农奴,那就不关大明的事情了。</p>

大明只负责出资出技术,在甘蔗成熟后,就近运回广西,然后加工成白糖,再运往西洋各国。</p>

原本大明考虑过是否在占城修建蔗糖加工厂,不过在经过一番考察后,发现当地的人力成本虽然极低,但是人力素质和成本一样,也是低到令人发指,而且当地也未有其他产业链予以配合,修建蔗糖厂完全就是异想天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