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内阁有六人,苏首辅(兼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右侍郎,外加一个刚入阁的吏部左侍郎姚华。</p>
这阵容也挺有意思的,苏首辅,吏部尚书,兵部右侍郎都是苏党官员,而刑部跟礼部尚书是天子心腹。</p>
原本内阁的权柄是要倾向苏党的,但帝王几个月前将姚华弄进了内阁,便形成了三对三的局面。</p>
眼下这六位阁老一个都没到场,反而派了未入阁的户部尚书跟御史右丞过来。</p>
户部尚书自不必说,那也是苏党官员,至于这御史右丞,便是今日在和颐殿请立云女为妃的其中一位清流官员。</p>
“今日休沐,内阁只有姚阁老值守,他手里有要务处理走不开,便遣了我们过来瞧瞧。”</p>
御史中丞回应了一番。</p>
他也猜不透那位年轻阁老的心思。</p>
作为天子最为器重的文臣,他不该亲自过来连同百姓们一块请立云女为后,遂了帝王的心意么?</p>
可他没有!</p>
不但没有,他还派了两个反对立云女为后的官员过来,这就有点诡异了。</p>
不给御史右丞深思的时间,禁军副统领拉着他出了宫门。</p>
看着地上那密密麻麻的百姓,御史右丞的心被狠狠震了一下。</p>
他为官二十载,还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画面。</p>
而此情此景,只为跪请册封云女为后!</p>
若云氏乃清白之身,入主凤仪宫并无不妥。</p>
可……那是臣妻啊。</p>
陛下有望成为南萧的中兴之主,若立二嫁女,饶是此女深受百姓爱戴,依旧存有瑕疵,日后定遭人诟病。</p>
他们这些史官清流如何能松这个口?</p>
“诸位赶紧散了吧,立后关乎国本,不是尔等三言两语便能决定的。”</p>
人前的老者冷笑出声,“大人都说立后关乎国本,那南萧的皇后便是万民的皇后,你们难道不应该立我们所拥戴之人么?”</p>
一语戳中要害,御史右丞直接噎住了。</p>
明明是史官,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巧舌如簧,从无败绩,如今却被一布衣老者的三言两语堵得哑口无言。</p>
那老者又道:“你们这些权贵世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都盼着将女儿送进宫邀宠吧?</p>
难怪你们这般反对立长宁郡主为后的,原来是害怕她挡路,抢了你们的后位。”</p>
“……”</p>
御史右丞着实被气到了,颤着手指向那老者。</p>
“你休要胡言,本官与诸位大臣是为了陛下的一世英名着想,才劝谏陛下册封云氏为妃的,</p>
云女乃已嫁之身和离归府,就凭这个便入不了皇室玉蝶,做不成当朝国母。”</p>
那老者缓缓站了起来,清瘦的身形,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股读书人特有的儒雅之气。</p>
这气度,这谈吐,绝不是市井布衣。</p>
“你是什么人?为何聚众在这皇城之下闹事?”户部尚书厉声质问。</p>
老者拂了拂衣摆上的灰尘,语调平缓道:“草民……盛远山。”</p>
这话一出,户部尚书跟御史右丞齐齐变了脸。</p>
盛远山,南麓书院执教,门生遍布天下。</p>
近二十年来的三甲进士,有半数是他的学生,且现在都身居要职。</p>
如果说李长渊是天下士子的半个恩师,那这位盛远山便是实实在在的授业之师。</p>
这人怎么会出现在盛京?而且拥立云女?</p>
盛远山负手而立,挺直了背脊注视着面前的两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