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林也并没有打算就此糊弄,也没有多做解释。</p>
不管荀子怎么去想,他瞎编出来的儒家修炼体系可是货真价实的!</p>
“这士之境界,对于儒家弟子而言,应当并不难达到。”</p>
“学会君子六艺者,能正己诚心便可。”</p>
<div class="contentadv"> “这一境界,浩然之气只是在初步凝聚,所以,也并没有君子之境那般,能够真正显化浩然之气的神通。”</p>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p>
萦绕在伏念三人周身的浩然之气,都出现了一些波动。</p>
正如姜林所说,儒家君子六艺,他们自然精通。</p>
至于正己诚心,他们当然能够做到!</p>
与此同时。</p>
姜林也明显感受到,自身的浩然之气,也跟着出现了一些变化。</p>
似乎无形之中,有着某种东西正在补全!</p>
甚至。</p>
他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些知识。</p>
那正是儒家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p>
“原来,补全儒家的修炼体系,还有着这种好处!”</p>
姜林都不由精神一振。</p>
由于只是儒家的第一境,还在君子境界之下。</p>
所以,他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力量反馈。</p>
但这种不是力量层面的反馈,给他带来的好处也不少!</p>
他的浩然之气,远比以往更加的如臂使指!</p>
随即,他又看了眼身边的荀子。</p>
与先前一样,荀子周身充斥着一种明显与伏念三人完全不同的浩然之气。</p>
正如先前荀子所说,他并没有对姜林所说进行感悟。</p>
就只是在饶有兴趣地听着他的讲述。</p>
“士之上,便是君子。”</p>
“诸位应当对这君子之境,早有感触了。”</p>
姜林对此,也没有过多赘述。</p>
他心中更期待的是,儒家的后面两种境界!</p>
以伏念三人在儒家学说上的造诣,又怎可能止步于君子之境?</p>
那到时候,必定是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反馈!</p>
“至于这第三境界,应当可称为贤人!”</p>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p>
“其实,这七十二位,皆是贤人!”</p>
“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
这又是他对于《论语》的曲解!</p>
不过,他也的确是做过周密的考虑了。</p>
贤人在儒家学说中,的确是高于君子。</p>
几乎在他说起贤人境界的同一时间,伏念三人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p>
他们周身的浩然之气,明显都有所收敛。</p>
那更像是在积蓄力量,只等着在最后一刻,实现某种质的变化!</p>
一旁,荀子的脸上都逐渐显露出了一抹郑重。</p>
“贤人……”</p>
“想不到,姜先生对于我儒家学说的理解,竟都已经这般深刻了!”</p>
儒家对于贤人,一向敬重,</p>
尊贤举贤!</p>
而这,也的确是儒家弟子一向追求的贤人之境!</p>
这一刻。</p>
他更是深刻地意识到,姜林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绝对已经极其深刻了!</p>
姜林将众人的反应收归眼底,才又继续开口。</p>
“贤人一境,若以凡人的眼光去看,的确是已经可以随手施展出神通了!”</p>
“可以做到,若口含天宪,言出法随!”</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