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诸位爱卿,到了你们报效朕的时候了!</p>
本来还在吃瓜看戏的公孙贺、张汤等人立刻受到了殿内上百同僚的热情注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p>
一边是天生甩锅圣体太师高阳的怜悯,一边是二次甩锅圣手刘彻不容置疑的逼迫,一边是满朝文武大臣的质问。</p>
饶是忠诚如张汤也觉得骑虎难下,陛下这次真的太不地道了!</p>
当他们帮着刘彻抗下这波压力过后,局势瞬间明朗起来,皇帝外加三公九卿都做出了表示,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不能在明面上继续反对了。</p>
而且,在满朝文武看来,太师是高阳这种十几岁的黄口小儿能干的了的?</p>
“依我看,什么海外金山,什么占城稻,即便真有成效,也不是这高阳能办的好的。”</p>
“没错,到时候若是这高阳搞成了,不过是为吾等做嫁衣!”</p>
“陛下轻信小儿之言,难道不惧楚悼王吴起之事复现乎?”</p>
早朝散去后,一众朝臣窃窃私语。</p>
而在另一边,高阳已经火速出宫,在霍去病的接应下火速直奔太学而去。</p>
“走,偷家去!”</p>
长安城的太学是个好地方,在这里读书的都是整个大汉最精英的一批人。</p>
至于教导他们的也是各类博士,太学上属长官太常更是位列九卿高位,端的是清贵不可言。</p>
只不过张当居已经被罢免官职,如今太学虽有仆射主导事务,但是在朝中失去了顶头上司为自己说话。</p>
平常时候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太常之位不可能空缺很久,而且太学也是自称体系。</p>
所以,当今日早朝散去的时候,参与朝会的太学仆射与几位学识渊博的博士在回太学的路上讨论个不停。</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