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郑卿,高阳此话你怎么看?”</p>

一旁正拧着眉头一副沉思状的郑当时听到这话,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

“陛下,高阳说的这第二产业工业,以臣观之,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p>

“可大汉的第二产业,呃,貌似没有他说的那种规模。”</p>

作为大农令,郑当时可以说是对整个大汉经济情况了解最清楚的人了。</p>

在郑当时的印象里,大汉的所谓工业,乃是由朝廷主导,大贵族大商人辅之的产业。</p>

因为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规模很小,而且分布极不均衡。</p>

基本只在长安周围以及关东几个大城市才有像样点的作坊。</p>

这样的第二产业,显然是不能达到高阳所说的吸纳过多人口的目的。</p>

刘彻沉吟片刻,问道:“难道就不能扩大规模吗?”</p>

郑当时愣了一下,小声回答:“陛下,关键是就算能扩大规模,可是造出来的东西也没那么多的人买啊...”</p>

刘彻有些头大,事情怎么如此麻烦?造出来还要想办法卖出去?这是什么道理!</p>

“不能走西域卖吗?”</p>

郑当时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瞥了眼火气快要上来的刘彻,有些害怕。</p>

“陛下,西域小国买不了多少的,要卖也是往西域外面卖,可是西域那路程...”</p>

“也就丝绸这种昂贵之物才值得千里跋涉,否则即便是再好再便宜的东西,这么一运输,也无法与当地货物相竞争了。”</p>

闻言,刘彻一屁股坐回了胡床,神色不虞的喃喃着:“是这样吗?”</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