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粮价的背后,对应的是老百姓根本无法负担。</p>
最底层的一批百姓,早就身无分文,却又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p>
杜江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精光闪过。</p>
翻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解决大灾的本质!</p>
杜江的眼中越来越亮,忽然,他身子一怔。</p>
明白了。</p>
他一切都明白了。</p>
“大人有王佐之才,下官佩服,陛下若得大人辅佐,必定开创大乾盛世!”</p>
高阳笑着道,“杜大人谬赞,本官所作所为,不过只是顺势而为,也不过是出于自保罢了。”</p>
杜江听出来言外之意,联想到定国公府的处境。</p>
他的目光稍稍凝重起来。</p>
“报!”</p>
“最新消息,钱赵韩林四大粮商彻底撕破脸,钱家家主率先将粮价压至七十文一斗!”</p>
上官婉儿满脸不可思议。</p>
这才又过了多久,临江城的粮价就又跌了五文!</p>
她神色复杂的看向高阳。</p>
七十文一斗,这可比清水城的八十二文一斗,足足低了十二文!</p>
高阳起身,拍了拍长袍上的灰尘。</p>
“临江城粮价已跌,本公子的任务完成了,便返回长安了,剩下的就交给杜大人了。”</p>
杜江愕然,“高大人这就要走?”</p>
高阳笑着道,“临江城粮价已成定局,本官留在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p>
“这是本官给这几日逛过的寺庙方丈写的亲笔信,待到府衙开始翻修,可派人将其送过去。”</p>
“杜大人的本事,整个临江城百姓有目共睹,本公子很放心,这份功劳本公子吃到这便够了,再待下去意义不大,倒是杜大人需要这份政绩。”</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