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旧港卫募兵爆棚(2 / 2)

明皇子高爔传 云间士 1519 字 5个月前

告示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军户服役者与应募者同”。</p>

好家伙,这一招厉害!</p>

本来军户世袭,到了年龄就要去服役,饷银别想了,就是每月发一点饷粮、饷盐。</p>

比如做到小旗,年饷粮十四石米,换成银两大约是三十两不到,算下来一个月才二两多饷银。</p>

这二两多饷银也是“理论上的月薪”,因为饷粮被克扣是常事,拖欠更是家常便饭。</p>

如果去旧港卫当兵,不说到岸安家银,光是饷银就是现在的四五倍之多,而且不用种地,只当兵。</p>

再向贴告示的士卒一打听,正是刚从旧港卫回来的,说是每人领了一百两的海外津贴,只去了一年不到。这就是活广告啊!</p>

再仔细看,上面还有一段“附告”,原来是旧港卫同时征募移民。</p>

条件大致与征兵相同:到岸有安家银,每人一百两,再视所带人口另有五十或一百两的增加。</p>

不同的是,移民没有饷银,但可以免费得荒地二十亩,两年免租,同样视所带人口另有增加。</p>

这一下不得了,立即满城轰动。</p>

虽说旧港卫远在万里之外的爪哇岛上,但一落地就能得五十两、一百两、两百两的“巨款”,强过在大明本土苦熬十年,那为何不去?</p>

同样的是当兵,在哪里不是当兵?</p>

同样是种地,在哪里不是种地?更何况去了就有自己的地,再不是佃户。</p>

告示贴出的第二天,田二在粤江(今珠江)口码头上所设的临时招募点就被挤炸了。</p>

不仅有正当年的青壮男子,还有不少须发花白的中老年人,甚至有女扮男装者前来,还有拖家带口应募移民的。</p>

应募的长龙,从码头上一直排到了临近的数个街巷,一眼望不到头。</p>

广州知府吓了一跳,以为有民变,带着差役人马赶来,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只能帮着维持秩序。</p>

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情况更了不得。</p>

原来,旧港卫征募的消息传到了广州府附近的军营中,驻扎在周遭的广东卫、清远卫、南海卫、广海卫等卫所中跑来大批将校,也来应募。</p>

然而,按照明廷的卫所制度,一卫标准配置是五千六百人。如果放开征募,一天不要就能征募满员。</p>

如此一来,福建、浙江、南直隶这一大片东南沿海怎么办?不征募了?</p>

特别是松江府是高希和田二的家乡,这样的好事,不照顾家乡父老,你田二还回不回老家了?</p>

广州府和驻在附近的几个卫所也有意见:从来没见过如此财大气粗的卫所!</p>

旧港卫,远在万里鸟不拉屎的爪哇,倒跑到广州来“挖人”。</p>

要知道,现在跑去报名的,无论是军士还是百姓,大多都是青壮男子,这分明是降低广州的生产力和军力啊!</p>

招募才三天,广州知府就封了码头上的临时招募点。</p>

几个卫所的指挥使则联名写了书信,向兵部抗议。</p>

若不是广州知府和卫所指挥使出手,这临时招募点恐怕想关都关不了。</p>

你敢关,老百姓先跟你急了。</p>

原本在福建和浙江的招募计划也暂停,田二一行坐船赶回松江府,在家乡开募,同样火爆异常。</p>

告示张贴出去不到三天,卫所士卒两千名额全满,另外还招募到移民五千名,加上家属,总人数达到近三万人。</p>

田二满心欢喜,可是千里之外的京师,当今圣上朱瞻基却笑不起来。</p>

他的面前放着旧港卫指挥使高希的奏折,要求朝廷拨款一百万两。</p>

另一边是广州府和几个驻地卫所指挥使的联名状,参旧港卫指挥使朱希“利诱军民、扰乱地方”。</p>

他的身边还站在两个太监,一个海寿,一个正是马得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