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希是北征瓦剌的先锋官,千军万马的阵势见过不知道几回了,怎么可能怕这些文弱的官员和他拼命?</p>
高希准备好了近身擒拿手,准备先掀翻几个冲在前面的,立一个下马威。</p>
不过,训练有素的亲军卫官兵已经“呼”地一下子挡在了高希、朱高炽和杨士奇的前面,然后二话不说,三下五除二就将带头“拼命”的几个官员放倒捆了起来。81Zw.�0�4�0�2m</p>
“老臣...老臣要去孝陵哭先帝去...先帝啊,你快看看吧,大明的江山就要被奸臣贼子败光了,呜呜呜...”</p>
被捆住的官员中,有人开始嚎哭起来,也不顾什么官体不官体的了,引得满场的官员都跪在那里呜咽起来。</p>
看来,反迁都的意见,永乐皇帝是不可能听进去了。</p>
“诸位大人,就别哭了,想好给陛下要提什么意见了,上一个联名的奏折吧!”高希说道。</p>
“小人得志!”不少人在骂高希。</p>
“诸位,你们骂也骂了,哭也哭了,既然陛下愿意纳谏,你们就议一议治政上的得失,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们心里应该有底了。”太子朱高炽用无奈地口气对众官员说道。</p>
“太子殿下,你身为储君,什么想法也没有吗?”有人问。</p>
还有官员紧接着问太子身边的首辅杨士奇:“杨阁老,都城北迁、天怒人怨,你是首辅大臣,为什么不劝谏圣上?”</p>
“太子殿下...”</p>
“首辅大人...”</p>
“呜呜呜...”</p>
官员们希望太子和杨士奇表态,只要他们公开站在反迁都派一边,翻盘就还有希望。</p>
而且从太子和杨士奇含糊不清、不愿意表达的情况来看,他们二人也是支持反迁都的,只是无法公开说出来。</p>
朱高炽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与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经历了长期的拉锯战,好不容易才取得永乐皇帝的青睐。</p>
现在贸然表达与父皇对立的立场,很难说永乐皇帝会怎么看他这个太子,太子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也很难说。</p>
杨士奇也一直受到永乐皇帝的器重和信任,他如果也公开表态反迁都,在永乐皇帝看来这就是背叛,而永乐皇帝对所谓的“忠臣”的态度有目共睹,前有谢缙,后有萧仪。</p>
如果杨士奇也被去职,甚至问罪下狱,那么谁来保这些反对迁都的文官。</p>
杨士奇担心的是,这场天火烧殿引发的反迁都风波,无法善终,面前的这些官员会有许多人下狱甚至掉脑袋,他要想办法保全他们。</p>
这时,奉天门内外数百名官员如丧考妣,哭声震天。</p>
终于,永乐皇帝出现了。</p>
“陛下...”众官员见皇帝来了,多少收敛了一些,哭声也小了。</p>
永乐皇帝站在奉天门中央最高处,俯视群臣,威严无比,看似平静的眼神中透出隐隐杀气。</p>
“朕敞开胸怀,想虚心听取你们的意见。朕过往施政不足之处,你们尽可大胆进谏。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让你们在这里哭爹叫娘了?成何体统!”</p>
现场先是沉默,然后那个被亲军卫军士捆绑着的何忠,挣扎了一下,甩开两个军士的控制,抬头直视永乐皇帝。</p>
“陛下若真心纳谏,那就承认天火烧殿是天示警讯,是老天对陛下劳民伤财的都城北迁的惩罚。都城北迁,是陛下过往最大的弊政,不改,则臣子们纳何谏?都城回迁,与民休息,才能救大明子民于水火,培固我大明根本。望陛下三圣!”</p>
何忠这是豁出去了,直来直去,没有一名委婉之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