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学优登仕(2 / 2)

明皇子高爔传 云间士 1892 字 5个月前

“哈哈,果然是个呆疯子。”</p>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原来只会说,不会背啊!”</p>

学堂里热闹起来,学童语带讽刺,意思再明白不过:看你刚才说得头头是道,却背不了《千字文》,我们虽然理解没你高希深刻,但我们会背啊!</p>

前世的高希确实背过这些明清两代的蒙学读物,但不是童子功啊,离过目不忘差远了!若要解释其中的字句,那没问题,要通篇背下来,他还真不行。</p>

胡老秀才的期望从平地起步,因为高希对《千字文》的解释直线上升,又因为高希干脆地说“不会背”跌到谷底。但他仍旧抱着期望,急切的语气中混合着没有信心的期待:“那《三字经》呢,《百家姓》呢?”</p>

”都不会背!“高希就是来折磨胡老秀才的,一点想象的空间都不给老秀才留。</p>

”这都不会背,刚才还说得头头是道的!“那位想教训高希的学童终于毫无顾忌公开大声地嘲讽高希了,还有几个学童跟着起哄。</p>

在现代人看来,“理解”要比“死记硬背”重要得多。但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都是从不求甚解的反复“读、诵、背”开始的。</p>

比如刚才那四句《千字文》,几岁的小儿怎么可能有高希这样的理解水平。因之,古文教育从蒙学开始,首要在读诵背,不管你懂不懂,先熟了再说。</p>

有了语感和几部国学著作打基础,随着学识、认知、理解能力的增长,日复一日反复研习,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懂了。</p>

如果一个男孩从六岁入学开蒙,苦读十年,到他十六岁的时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初中毕业的年龄。他的古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已经远超过现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国文化就这样传承下来,连绵不绝。</p>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而高希居然不会背基础蒙学篇章,难怪要被一众小童鄙视了。</p>

”丁贵升,坐下!“胡老先生喝道。原来那个领头公开嘲笑,也就是想教训高希的学童,叫丁贵升。</p>

”这有何难?先生给我三天时间,就是了。“高希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给先生听的,但听得出来,也是说给丁贵升听的。</p>

“三天?傻子,你吹牛吧!“还是那个丁贵升在领头搞事情,”三天背不出来,怎么办?“</p>

“三天背不出,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叫你一声哥。我背出来,你给我磕三个响头,叫我一声哥,如何?”</p>

“行!击掌为誓!”丁贵升挺干脆,跑过来和高希击掌。</p>

“你输定了!你等着,有你好看的!”丁贵升跑开时,对着高希轻声却狠狠地说道,语气中满满的攻击性意味。</p>

“好,我等着!”高希也轻声坚定地回应,仍面带微笑。</p>

”阿弟,你行不行?“高罕没听到他们俩最后的对话,他只担心背书这个赌,自家阿弟会输。</p>

”高希哥,你刚才说了一大通,我听不懂,但我知道你学问好,你要好好背书。“那个七八岁小童跑过来鼓励高希。</p>

”好的,一定好好背书。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p>

”我叫马金鸿,八岁。你背书要我帮忙,可以来找我。“小童马金鸿的道义,让高希挺感动。</p>

下了学。</p>

高希、高罕兄弟俩刚走出土地庙,就看到丁贵升领着一帮小学童,堵在前面的路上。</p>

众学童手上,不是拿着木棍、竹条,就是拿着小土块、小石子在手上来回抛弄把玩。</p>

高希看了都想笑:古今中外的坏孩子,是不是都是这个德性?</p>

“大王”丁贵升居中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鄙视和挑衅的眼神,居高临下地看着高家兄弟俩。</p>

他们要干什么?这还看不出来?</p>

一起校园霸凌事件,即将发生!</p>

(/24865/24865098/581448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