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文人学士,读过书又有见识的人,也对当朝不满。靖国公已经战死了,为什么要牵连国公府,国公府又有何罪。人们自发的到宫门前请愿,皇帝更加震怒,并没有因为舆论而放了国公府。</p>
皇上正在焦灼之时,有人揭发靖国公在边疆时就偷偷的和西周人有书信联系,有人冒死从边疆逃回京,带回来了这些书信。</p>
宣帝下旨让刑部务必彻查清楚。</p>
朝臣们心里都明白这些书信是怎么回事,刑部的人也明白皇上的意思,这是一定要把国公府赶尽杀绝呀!可天下百姓人心怎么安抚。</p>
这个案子因为证据不足,一拖就是三个月。</p>
到了六月,南方大雨,长江决堤了,淹了三个州,死了上万的百姓。</p>
朝堂上,朝臣们请旨赶紧去赈灾,可派谁去赈灾呢?赈灾可是个肥差,往年都是二皇子抢着去,哪一趟回来不是金银塞满车,今年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百姓了。</p>
一提到赈灾,果然,还是二皇子抢着去。可吏部站出来了,说今年年初大雪冻死了大片的庄稼, 秋收收不到粮食,国库里的粮食要为以后打算,现在拿不出赈灾物资。如果二皇子想去赈灾就自己想办法吧。</p>
二皇子哪里肯,当场和吏部官员吵了起来。</p>
宣帝心烦的黑了脸。他表面看上去很着急,可心里并不当一回事,这大魏国幅员辽阔,哪一年不发一场大水。</p>
二皇子和吏部因为赈灾的事吵得热闹,宣帝却下旨让刑部赶紧的把国公府的案子了结了,一点都没有要过问灾情的样子。</p>
朝臣们的心寒了,都纷纷闭嘴不再言赈灾的事。只等着事态发展看宣帝怎么收场。</p>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瘟疫开始随着逃难的百姓一路传播,直逼京城而来。</p>
这下宣帝慌了,他没有想着赶紧赈灾,安抚百姓,控制瘟疫。而是想了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镇压。</p>
派地方驻军军队去屠杀驱赶进京的流民。用最血腥的手段,只要是流民聚集的地方就放火烧死他们,对外只说这些人都被瘟疫传染了。</p>
如此,人间真的犹如炼狱。朝臣都没人能劝服住皇上。此时众臣才发现,大魏国不能没有靖国公呀!只有老靖国公才能震慑住皇上。</p>
这就是皇上费尽心机,也要扳倒靖国公府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