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胡雪岩何以是值得学习的红顶商人?(1 / 2)

大文豪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商人的胡雪岩,在商界赫赫有名,不仅流传着"为商必读胡雪岩"的千古佳话,还是晚清当之无愧的第一富豪,唯一得到御赐黄马褂的"红顶商人",一度在商界、政界混得如鱼得水。</p>

这位商界奇才,关于他成功的经商之路,可以说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条经验值得学习,不妨说道说道。</p>

一、长远的经商眼光</p>

不得不说胡雪岩的确有不同于普通商人的经商天赋。这位出生于道光三年的寒门子弟,乃"徽商"出身,他原本来自安徽徽州绩溪的一个小山村,只因家境贫寒,在十二岁那年,父亲病逝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到浙江杭州谋生,由此走上经商之路。</p>

起先,胡雪岩在杭州一家杂粮行当小伙计,遇上阜康钱庄于掌柜后,得其培养转手起家,从而在广交客户、依靠同事中形成长远的经商眼光。</p>

于掌柜临终托咐他经管阜康钱庄时,胡雪岩也就二十岁左右,便不分三六九等善待同事,广施恩德于客户之间。</p>

胡雪岩不仅对巡抚、绿营军官这些上层客户给予优惠,还对其仆人同样对待。在他看来,只要能互惠互利地与之交往,就可以互兴互荣。</p>

胡雪岩对同事也是十分友好,只要同事有困难,均热情地伸出援手;同事有了成绩,便及时奖励,鼓励取得更大的成功。</p>

这些日常小事妥妥处置的积淀,不仅为他赢得好名声夯实了基础,还厚积薄发赓续为长远的经商眼光,即:</p>

有一个乡的眼光,就可以做一个乡的生意;有一个县的眼光,便可以做一个县的生意……</p>

故胡雪岩后来在经营生丝生意时,偶然间便得到钱庄做大做强的机会。</p>

一次他在上海的基地处理事务,小歇于裕记丝栈,忽听到两个不相识的人闲聊上海地产,说洋人做生意先修路再开发市场,比国人先进,如今上海滩若往西一带这样眼光长一点发展的话,可能会更好……</p>

胡雪岩一听顿觉灵光一闪,视野不觉拓宽。当即带人实地考察,一番详实论证可行后,便着手上海滩西部地带的地产开发,为他打造的商业帝国赢得了关键的一桶金。</p>

二、善于用人</p>

胡雪岩的用人之道也是颇有见地的。</p>

他走上经商之路从机缘上来讲,最初是阜康钱庄于掌柜的培养,后来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的信任。</p>

从管理艺术上言,与他知人识人善于用人息息相关。最经典的一个例子便是他巧妙处理掌柜朱福年贪墨一案。</p>

胡雪岩与友人庞二合作经营洋庄时,发现掌柜朱福年有私吞公款的情况。</p>

原来有管理才能的掌柜朱福年悄悄挪用了一笔款项应急。胡雪岩查清情况后,便暗中阻止了庞二打发他走人的处置方式,找来朱福年,让他看账本,旁敲侧击指出其中的漏洞,点到即止,没再说什么。</p>

心知肚明的朱福年当即明白,这是东家给他机会,当即表示悔过自新。</p>

从此,朱福年便一心一意帮助胡雪岩打理生意,对他忠心耿耿,再也没有出差错。</p>

假如胡雪岩采取普通商人的手段,不宽恕朱福年的错,朱福年这个人才固然会失去,更重要的是,胡雪岩的商业打造断然不会如此顺风顺水,也很难在短短十年时间便经营出富可敌国的商业大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