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这12个名额,卓一凡觉得很难决定带谁不带谁下连,于是召集骨干们开会研究。卓一凡觉得,不管素质好坏,首先要愿意去侦察连,毕竟训练那么苦!他要求班长们先回班做侦察连的反面工作,看看到底有多少个兵愿意去侦察连。</p>
统计完人数后,三十几个新兵,居然没有一个愿意去别的连队的兵,毕竟那个新兵愿意换班长呢?卓一凡没有办法,就让各班推荐4个人作为基础,一共16个,最后再研究淘汰掉4个。选来选去,卓一凡最终还是选了8个军事素质好的,4个文化层次高但是训练相对较弱的兵回连队。</p>
班长们有些不理解,卓一凡就给他们解释,这么做是为了侦察连的未来作想。侦察连是一个出干部的地方,战士在侦察连考学、提干,回来以后又回馈侦察连,这不是连队一直发展的很好的最基本逻辑吗?</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