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西路军的命运显得尤为悲壮,他们不断发出告急信号,期盼援兵的到来。</p>
然红军此时正陷入与国民政府的紧张谈判中,和平协议的达成已迫在眉睫。</p>
援救西路军,无疑会为国民政府提供破坏和谈、挑起内战的借口,进而危及整个民族的生存。</p>
因此,红军总部在救援一事上显得左右为难,迫切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尽量避免武力冲突。</p>
面对西路军面临的覆灭危险,红军总部紧急指示在西安谈判的同志,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命令马家军停止军事进攻。</p>
1937年2月27日,红军总部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组成援西军,准备增援西路军。</p>
这一决策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基于两条原则的深思熟虑:</p>
首先,增援行动不得影响和平大局,必须在取得国民政府谅解的前提下进行;</p>
其次,增援部队不得陷入困境,必须控制行动范围,以免造成更大的困难。</p>
援西军的组建,实质上是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p>
在不影响和谈大局的前提下,红军总部试图通过这一行动迫使国民政府做出让步。</p>
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发展。</p>
有人曾主张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出兵临夏、西宁,以吸引马家军主力回援,从而解西路军之危。</p>
然这一建议因受到和谈问题的牵制而未能实现。</p>
3月5日,红军总部命令援西军从淳化、三原出动,向镇原方向开进。</p>
炮兵混成旅也在援西军序列,漆雕六日知道此时西路军的情况非常不好,将炮兵混成旅扔给贾钢照看。</p>
自己和31名分身携带320匹战马、3门75山炮、32挺M2重机枪、32挺捷克式轻机枪、32支冲锋枪以及相应的弹药疾驰先行。</p>
此地距离张掖2000多里,道路也不怎么好走,救援行动越快越好,漆雕六日打算日夜兼程赶路,希望还来得及。</p>
贾钢看着不顾一切扔下炮兵混成旅疾驰而去的背影,摇摇头苦笑着自言自语道:</p>
“得,我又要写检讨了,这叫什么事,一打仗就扔下部队不管,自己跑到最前面去打,还真是个当连长的夯货。”</p>
此时远在2000里外的西路军已经陷入了弹尽粮绝、精疲力竭的绝境。</p>
援西军的出动虽然鼓舞了西路军的士气,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西路军的败局已无法挽回。</p>
精在疲力的西路军在倪竭家的营子突围后,进临泽以南的三道流沟地区,却再次被大批追敌包围。</p>
经过五昼夜的激战,西路军被迫于11日夜间突围,沿祁连山边的戈壁滩进入梨园口,准备向山里转移。</p>
梨园口,这一入山的咽喉要道,三面环山,地势险峻。</p>
红军为了掩护红30军的展开,与敌骑兵在此进行了殊死搏斗。</p>
指战员们英勇无畏,光着膀子,手持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p>
不到半日,红9军仅剩的两个团,约千余人以及军政委、258师政委等领导干部壮烈牺牲。</p>
敌人随后倾尽全力向红30军阵地发起猛攻。</p>
为了掩护总部机关和伤病人员安全转移,红30军指战员前仆后继,顽强抗击敌人。</p>
梨园口内,战马嘶鸣,白刃交加,血肉横飞,战况惨烈无比。</p>
当天,西路军264团全部壮烈牺牲,263团也大部损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