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长安行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遇(2 / 2)

唐朝小地主 1578 字 2022-09-09

史记、汉书、老子、庄子、孝经、论语、春秋……一本本书页泛黄,却完好无损的书籍呈现在韩瑞面前,征得虞世南同意,顺手拿起本论语,翻开几页,发现书页空白缝隙之间,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却是读书心得体会。

只要把注解看完,就可以清楚了解,虞世南对于这些经籍的思想、感悟,可谓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至少,能让有志于学的书生士子,少走很多的弯路。

韩瑞的反应平淡,钱丰却神情激动,差点就欢呼雀跃起来。

也难怪他会失态,要知道古人书写的经藏典籍,由于篇幅所限,往往用字斟酌,也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后人由于理解不同,又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自然产生许多的注译,要是把历代大儒的心得都归列出来,犹如浩如烟海,穷毕生之力,恐怕也难以逐一读尽,只能有选择的观阅。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说,读书只为研究学问,看谁的经义注解不是看,全凭个人喜好即可,用不着犯难,然而,科举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常例,辛辛苦苦研究了半生学问,上了考场,对答如流,本以为肯定可以高中,没想却落榜了。

究其根源,无非是学派不同,主考官不采信你那套,文章再花团锦簇又有何用,学术之争,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既定事实,几乎是没有可能翻盘,也只得自认倒霉了,所以揣摩上意,摸清考官的喜好,慢慢成为应试士子的必备功课。

几年下来,众人也了解清楚,尽管每年的考官不同,但是却有规律可循,他们多半是弘文馆学士,而且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一,哪怕不是知举考官,但是有了这些参考资料,只要背默诵熟,根本不用害怕给人摘拿下来。

别说明经、秀才,就是三甲进士,也有机会考上,想到这里,钱丰心潮澎湃,悄悄扯住韩瑞的衣袖,暗示道:“二十一郎,书……”

韩瑞点头,笑嘻嘻道:“既然如此,虞公不如把这些书籍,给小子代为保管,也就自然不会再让它们埋没了。”

“小子,尽想美事。”虞世南笑道:“怎么,不继续装糊涂了,以为你会说推辞不住呢。”

“在你老面前,小子也聪明不起来埃”说了句,韩瑞敛容拱手,拜谢道:“虞公,长者赐,不敢辞,小子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嗯,此地僻静,恰好可以专心苦学。”虞世南说道:“早做准备,等候陛下召见。”

交待完毕,再停留片刻,虞世南也就坐车回去,望着远去的马车,钱丰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欢呼大叫,疾步回屋,扑向几箱书籍,拼命地往怀里塞,一脸的陶醉。

没眼看下去了,韩瑞走到外面,绕屋转了两圈,发现这里的环境的确不错,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忽然,韩瑞发现个严重的问题,连忙进屋,揪醒钱丰,肃然说道:“三哥,我们有麻烦了?”

“哈哈,有了这些书,我们还怕什么麻烦。”显然,钱丰还没有从欢喜中清醒过来,表现得很轻松淡定。

“晚上,我们吃什么?”韩瑞无奈叹气,问了个不可避免,而且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提到吃,钱丰非常敏感,猛然惊醒,这里可不是农居、客栈,不由急声道:“对呀,晚膳怎么办。”

“不止晚膳。”韩瑞抚额说道:“刚才我看了下,这里没有厨房也就罢了,连淋浴的地方也没有,夜里天气转凉,那条单薄的衾布根本难以取暖,连睡觉也成问题。”

“啊呀呀,那怎么办。”钱丰呼叫。

大眼瞪小眼,不用指望这个富二代了,韩瑞站了起来,哼声道:“留下看屋,我到前面的村子,看能不能雇车借骡,到新丰通知钱贵他们。”

“嘿嘿,那就麻烦你了,出去别忘记把门带上。”钱丰捧着书本,憨态可掬,肉乎乎的脸庞,笑容灿烂,是那么的刺眼。

忍住打脸的冲动,韩瑞挥袖而去,望着建在山明水秀景色旁边的僻静茅屋,不由轻轻叹气,怪不得这年头的隐士越来越稀少了,要么不是饿死了,就是耐不住跑了。

顺着小道,一路行去,记忆中山村是那么的近在咫尺,走起来却是遥在天边,半天没见踪影,抹着额头热汗,喘了口气,韩瑞继续前行。

忽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有一匹快马自右边那头飞驰而来,蹄声渐渐清爽,如电光火石,直接从韩瑞侧边掠过,一阵凉风拂来,真是好生舒爽,突然一声长嘶,那匹骏马却停了下来。

“怎么每次见到你,总是在步行,难道走路比骑马还要惬意不成?”

嘲弄的声音响起,韩瑞抬头望去,却见骏马背上,是个俊朗少年,一身深色衮冕袍服,云龙暗纹装饰点缀其中,足踏乌黑亮泽的皮靴,左手执弓,箭囊悬挂马鞍,举动间神态从容,又充满了威严贵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