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通货膨胀率(1 / 2)

听到朱元璋如此严厉地训斥,话语中充满了苛责之意,朱楩和朱允炆两人不禁感到惊讶。毕竟,朱柏可是深受朱元璋宠爱的儿子,就连封地也是位于中原内陆,不像其他兄弟被封到边疆地区。</p>

朱元璋如此生气并非没有道理。大明宝钞是他大力推行的货币制度,而一个朝廷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军权和财权。军队可以帮助建立政权、保卫国家,但财权则能稳定民心。发行的货币通常与朝廷的信誉紧密相连,只有当百姓和民间信任并使用朝廷发行的货币时,才能牢牢掌控国家的财政大权。这种权力一旦巩固,朝廷的地位就难以动摇了。然而,如果朝廷发行了新的货币,但却无人问津,货币无法流通,或者百姓依然坚持使用原有的货币或外国货币,那么朝廷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这相当于将国家的财政大权拱手让给了他人。</p>

要保持货币的稳定以及民间对它的信任程度,关键在于购买力。简单来说,原本一张宝钞可以在酒楼享用一顿丰盛的大餐,但经过一年时间后,却只能购买一个包子,试问还有谁愿意继续使用呢?毕竟,宝钞并非如银子、金子或铜板等贵金属那样具有固有价值和流通价值,它仅仅是一张纸,背后依靠着朝廷的信用作为支撑,如果朝廷都无法保证它的有效性那么谁还会相信朝廷呢。</p>

要想解决这种不保值的问题,关键在于真伪的辨别以及对发行数量的严格限制。这正是后世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通货膨胀率。如果能将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内,那么经济运行就是健康、稳定的。然而,就目前大明朝的技术水平和监管力度而言,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可谓困难重重。</p>

关于真伪辨别的问题,宝钞提举司或许已经有了一套专门的辨别方法,但具体细节不得而知。而对于发行的监管,则几乎形同虚设。事实上,大部分私印的宝钞都来自于各地的宝钞提举局,情况正如朱柏那样。各地的权贵或官吏凭借手中的权力私自印发宝钞,却没有人能够有效地监督他们。</p>

曾经,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多少还能负责官员的监察工作,他们也不敢太放肆的做这些,但自从胡惟庸案后,锦衣卫进行了一大波裁撤,各地监管便松散了,蓝玉案后,锦衣卫更是直接被裁撤,导致监管机构出现了空缺。</p>

老朱也不是学经济学的,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对于怎么样运作这套体系还是属于门外汉,只能是看着私流出去的大量宝钞干着急。</p>

朱楩拱拱手说到:“父皇,十二哥私印宝钞之举确有不对,可这事情其中还有缘由,此次儿臣路过湖广,与十二哥深聊此事便是为了回来与父皇和十二哥解开误会。”</p>

老朱本来靠着椅背的,听到朱楩如此说,正了正身子问道:“误会?什么误会?你且先说来。”</p>

朱楩应道:“是!”然后便把之前在湖广朱柏和他说的那些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p>

其中包括朱柏在洪武十八年就藩时,湖广遭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洪灾,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而其他省份援助的粮食因为交通不便,无法及时运送到灾区,导致灾民们面临饥饿的威胁。</p>

面对这种情况,朱柏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粮食问题,将会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私印宝钞。</p>

朱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私自找当地宝钞提举局印制了大量的宝钞,并将其用于购买粮食。他亲自组织人力,将这些从受灾轻微地方买来的粮食运往严重的灾区,分发给受灾的百姓。由于宝钞的大量投入,避免了饥荒的发生。</p>

然而,私印宝钞毕竟是违法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朱柏就没有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只要能救民于水火之中,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最主要的是,这些私印的宝钞他是没有一分花在了享乐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