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南北榜”案的前因:先从北方多战乱说起(2 / 2)

但,划重点哈,唐宋以来发生的各种大战,也都发生在黄河流域,即北方。</p>

唐朝的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率平卢、范阳、河东等镇十五万大军反。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贼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贿、妇人皆为所掠。男子,壮者使之负担,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戏杀之”。】</p>

<考试点,经济重心南移></p>

<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北方?因为过度砍伐树木造成的水土流失,再加上黄河的几度决口,所以那时北方的发展是要低于南方></p>

<安禄山起兵,从范阳到洛阳就花了不到一个月,官兵基本上不战而降,或弃城逃跑></p>

<以前的关中平原是真富啊,大秦以此出关横扫六国,秦、西汉、隋、唐等十代王朝都建都在关中,之后的关中平原…></p>

<关中在隋唐就不行了,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关中闹饥荒,暂时迁都洛阳。唐高宗李治,也曾七次就食于东都洛阳。武则天登基后,干脆迁都洛阳。</p>

唐中宗夺回皇位后,又迁回长安,结果关中又爆发了大饥荒,群臣请求皇帝去东都,结果他大发雷霆,还说“岂有逐粮天子耶?”到唐玄宗时期,也有五次就食洛阳的情况。安史之乱后,大唐后面的皇帝想去洛阳讨口吃的都不行了,饿死的大唐[狗头]></p>

[唐太宗李世民:堂堂大国怎能被饿死?!天子连想去长安之外的地方都不行了?!]</p>

[明正德帝朱厚照:大唐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不是蜀中吗[笑哭]]</p>

[秦始皇嬴政:关中以后这么缺粮吗?]</p>

[汉光武帝刘秀:长安地区连连战乱,人口锐减,宫室焚毁,难啊。]</p>

[隋文帝杨坚:还有四年,关中大饥荒!得提前做好应对之策。]</p>

…</p>

唐 贞观三年</p>

“众卿可有对策?”大唐天子李世民霸气坐在上方,询问众人对光幕所说的关中缺粮一事如何看待。</p>

马周道:“人口剧增,所需粮食众多,若再发生饥荒,从关东运粮道路险阻,不易也。堵不如疏,一味从外界调粮,不如发展本地粮食。”</p>

魏征听见后,皱眉反问道:“关中倒是能称为沃野千里,难道往年各朝都没发展农业?”</p>

杜如晦也没想不出更好的办法。</p>

“嗯…光幕之前提及要多种树,不过度开发?意思是要用,也要维护?”房玄龄试探开口道。</p>

李世民心中更担心的还是饥荒,怕关中饥荒多!</p>

…</p>

【不止叛军四处抢掠,唐军抢掠得也很凶狠。咱们的诗圣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写:“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p>

安史之乱中邺城之战,唐军各路节度使60万大军败于叛军5万人。《资治通鉴》记载:“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p>

唐肃宗为了镇压安史之乱,请来了回纥兵,允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p>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唐军和回纥军攻下长安后,回纥想按照约定对长安进行抢掠,被在场的太子李豫以若先抢了长安百姓,则洛阳百姓将会死守,不如将抢掠长安改为洛阳。</p>

因此,“回纥入东京,肆行杀掠,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虏掠,三月乃己。此屋荡尽,士民皆衣纸。”</p>

地狱笑话,一时之间也分不清到底哪方才是叛军。】</p>

<虽然但是,我点进来是为了看大明,不是听安史之乱的,这确定没偏题?></p>

<不是,你都不看标题的吗?标题都说了是深度这些前因后果,肯定要把前后逻辑讲清楚诶[吃瓜]></p>

<当你以为叛军已经很不是人的时候,会发现唐军也不太当人></p>

<北方人太惨了吧,哪儿方都要来抢一波></p>

<长安百姓:躲过一劫</p>

洛阳百姓:好好好,你们唐皇室真清高,真了不起[点赞]></p>

<大唐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埋了也挺好></p>

[秦始皇嬴政:天子允诺胡人抢掠自己的百姓,此天子能为天子吗?]</p>

[汉武帝刘彻:唐肃宗太没骨气了,太子也窝囊!]</p>

[汉元狩五年霍去病:就看着汉人被胡人欺压抢夺???恶心。]</p>

[魏武帝曹操:哼,胡人也胆敢来我汉土肆掠!]</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