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次进山薅羊毛(1 / 2)

早上6点,外面太阳亮得刺眼,热浪从窗户外面卷进房间里,苏云和王杰是被热醒的,扯了扯身上黏腻的睡衣,心中已然是猜到极热来了,看了看温度计,又升了3度,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p>

为了能多薅一些十万大山的羊毛,他们这一次打算薅够了羊毛再回来,反正他们有卫星电话,家里有事就电话联系。</p>

这一次的装备明显比上一次要多一些,里面穿着紧身防刺服,外面套着宽松的迷彩服,手脚的关节处用胶布缠了十几圈,防止蚊虫爬进去。每个人除了背包里面的必需品都自己准备了睡袋和干粮。</p>

王杰和苏章明背着特制的大砍刀和弩箭,张丽丽和苏云背着中型砍刀,4个人看起来特别的勇猛干练。</p>

兰爸还用废弃的铁丝网给每个人做了一个可以挂在裤腰带的蚊香盘,简直太贴心了,苏云给每个人发了一盒驱蚊虫的蚊香和一瓶花露水,等进山了就把蚊香挂起来,一般的小蚊虫就不担心了。</p>

而苏妈和苏小姑在家里面不仅要带孩子,还要负责监督5楼两家开始囤水了,气温日渐升高,以后水资源匮乏,苏云喊苏妈负责极热的囤水事宜,家里面水龙头的水实在是太贵了,像他们家不缺积分也都不敢随意的用,何况是兰兰和小爷爷他们家。</p>

好在基地里面零散的遍布着一些水井,苏云没仔细观察过,平时在基地里面行走大约能看到七八口水井分布在基地的各个角落,看那些水井大多都是有些年头了,应该是之前小镇很早以前保留下来的。</p>

平时小爷爷他们用水都是步行去不远处老巷子那边的水井打水的,老巷子里面住了不少本地人,巷口大榕树下有之前保留下来的三口古井,住在北区的人平时的生活用水基本都是在古井打回去,这三口井里的井水清冽甘甜。千百年来,当地人民一直用这口井水做饭和酿酒。天灾前本地村委更是专门在古井边上建起了古井亭,黄色琉璃顶的八角亭下面有几排水泥长凳和一张水泥圆桌,苏小姑有时候去打水看到经常有人在那边坐着拉家常。</p>

他们聊天的内容大都是围绕家里的物资展开的,谁家没有盐了,谁家的米吃完了,谁家女婿回来带了一袋面粉,哪家的老人孩子不孝,哪一家的小孩极寒被冻死了,诸如此类的,苏小姑不是个多话的,每天取碗水就拉着志邦老婆回去了。</p>

喊了小爷爷家的女眷和兰兰上601开了个小型会议,主题就是每家每户想办法多囤水以应对异常的气候,兰兰和小奶那边基本都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他们每日打回来的水都只够两三天的量,如果需要洗澡或洗衣服,他们直接前往水井那边洗好了再回来。</p>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极寒过去后,不少人趁着天黑喜欢去水井边上洗澡,顺带洗了衣服再回去,省了很多打水的力气,小爷爷也是,晚上经常趁着天黑就拉着苏爸去井边洗澡,顺便再提一桶水回来。</p>

把家里能用的 存水容器都找出来,趁现在水井还没有被官方管控,他们又要钻这个空子了。苏妈和苏小姑两人轮流在家看孩子,每次都是苏爸带着他们其中一个出去打水,他们最常用的容器就是白色的塑料桶,十公斤一个,正是之前王杰再深城的时候网购的,耐酸耐碱还摔不坏。兰兰最近在家里看了不少医学书籍,自己对着自己的腿进行推拿按摩,最近竟也没之前那么痛了,大多数时间看书累了她就处理一下家里的艾草,上次兰爸拿了艾草回来,一半拿去换了积分,一半留在家里,兰兰拿着去阳台晒干了保存,只去了一些学着书上的方法制作艾绒,今天刚听苏妈说要存水,她就提着一个10升的酒壶打算一起去,被苏妈拒绝了,苏妈拿过她手里原本装白酒的酒桶道:你还是别去了,苏云他们找了一辆三轮车,到时候我们给你稍带回来,等忙完了,你上来叫我们做艾绒。</p>

苏妈也并不是真的想学如何制作艾绒,苏云可是囤了不少艾条呢,她只是不想兰兰觉得自己没用,所以也在想办法让她参与一些手工活。</p>

小爷爷家里人多,小爷爷带着小婶婶和堂姑负责外出打水,小奶负责在家带孩子。人多力量大,苏云特意给他们留了一部人力脚蹬三轮车,前面是自行车的形态,后面一米二长的,65厘米的车厢,出去打水绰绰有余了,而且不带电瓶,更加符合现在用电贵的行情。</p>

现在就算是有带电瓶的三轮车,大家也不敢用,充电是个大难题,你可以过的比别人好,但是比别人太好那就容易招人恨。还是让小爷爷和苏爸两人每天多踩几个来回,就当是锻炼了身体了。</p>

家里都安排好了,上山的几人迎着日出出发了。</p>

刚出凌云小区没多久就遇上梁灿灿带着一群人也要进山,他们大多背着背包,肩膀上还扛着扁担,扁担两边绑了好几个蛇皮袋,看在是有备而来,不知道基地是不是也在大量的囤积山货,梁灿灿带着一百多号人绝不是个例,也许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李益民已经派遣了大量的队伍进山了。</p>

王杰和苏章明和他互相点头打招呼,两拨人都往南门走去,在南大门口又遇上刀哥带着七八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在刷卡出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