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风雨之后(2 / 2)

待放下杯后,杨安玄道:“此次宋公无故夺取荆州,司马刺史被迫寓居当阳城,朝廷要愚罢兵,这荆州总要归还给司马刺史。”</p>

此话说中司马珍之的心意,司马珍之捋着胡须连连点头,道:“雍公不妨上奏天子,请天子定夺。”</p>

杨安玄心知朝堂被刘裕把控,自己的奏疏不可能有任何作用,不过该上眼药时还是得上,让京中门阀和天下百姓看看刘太尉的真实面目。</p>

“愚会尽快上疏天子”,杨安玄道:“为司马公讨个公道</p>

。”</p>

司马珍之笑道:“出京之时,琅琊王托本王向雍公致意,询问海盐郡主(司马茂英)的婚期,再过两年郡主便能出嫁了。”</p>

杨安玄想到家中还只有八岁的儿子杨愔,这小子前段时日跟自己前往兖州玩得不亦乐乎,乳臭未干的孩子居然也被催着娶亲了。</p>

“请梁王转告琅琊王,孩子尚小,婚期等过两年再议吧。”杨安玄道。</p>

司马珍之只是借此事提醒杨安玄,杨家与司马家可是姻亲,要相助司马家对付刘裕。</p>

宋、雍交战的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原来战无不胜的宋公也会吃败仗,雍军战力犹在北府军之上。</p>

司马珍之微笑道:“雍公,本王听说你在襄阳建造学宫,征召天下有名的大儒前去讲学。本王的次孙司马明光今年十岁,自幼喜好儒学经文,待学宫建成之时,本王有意让他前往襄阳就学,还请雍公应允。”</p>

杨安玄扬眉笑道:“求之不得,王孙若肯来,愚定会盛情相待。”</p>

两人同时举杯,笑着同时饮尽。杨安玄知道,司马珍之都决定送孙到襄阳,那么等学宫建成之日,京中门阀会纷纷送子侄前来就学。</p>

…………</p>

天总算晴了,大战的阴霾仿如随着阳光消散不见。</p>

江陵、竟陵仍然驻扎着朝廷的兵马,汉江之上朝廷水师和雍军水师远远望见便各自返程,没有交战的意思。</p>

宋公刘裕乘坐战舰带着沈田子、谢晦等人返回建康,王仲</p>

德回返江州治所浔阳城,张劭则重回湘州。</p>

雍公杨安玄也收兵回襄阳,章山驻地留下三千兵马和五千水师,暗中有三千兵马前往当阳城外,这样鲁轨麾下的雍军就有八千之众。鲁轨得到杨安玄的命令,相助司马休之夺回江陵城。</p>

然而,檀道济的一万二千兵马进驻江陵城的消息传来,正在厉兵秣马的司马休之仰天长叹,知道时机已失,只好等候雍公的奏疏送往朝堂后的反应。</p>

此次出征顺带得了江夏郡的大部分,杨安玄让三叔杨思平率五千兵马驻守江夏治所安陆城。</p>

十二月二十二日,杨安玄回归襄阳城,恰好北雍州别驾郭澄之的公文送至,看到王镇恶举族自囚等候处置,杨安玄松了一口气,万幸万幸。</p>

虽然危机已解,但杨安玄不敢大意,命已驻军在上洛的赵田率八千兵马从峣关前往长安城,威慑别有用心之人。</p>

王镇恶,杨安玄的眉头皱起,起身的大堂中来回踱步思索,此人确有济世之才,但同样贪财营私,自己爱惜其材多有容忍,结果其弟王遵贻误战机致使蒯恩被俘,其后更是胆敢率军叛逃,并想逼迫王镇恶据长安自立。</p>

杨安玄爱惜王镇恶才具,他记得唐时列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宋时选古今名将七十二人(1),王猛、王镇恶祖孙都名列其中,以朝廷名义认定的名将应该比民间传说更为可信些。与王镇恶同时代名列名将的</p>

仅有谢玄、檀道济、长孙嵩等数人,足见王镇恶的才干被后世帝王将相认可。</p>

此次王遵叛乱决不能饶,但如何处置王镇恶及王家人着实让杨安玄有些为难,从郭澄之的急报中可知王镇恶交军政移交给他后自囚于宅中,表现出对自己忠诚。</p>

想起自己曾给王镇恶写信称“王不反叛,杨不举刀”,既然王镇恶相信自己,那自己就应该回报他的信任。</p>

不过,经此事后王镇恶不宜再担任北雍州刺史,王家族人也要从北雍州分散至他处,安定郡的王鸿更是要换掉。</p>

接任北雍州刺史的是孟龙符,孟龙符忠心不用怀疑,只是能力上比起王镇恶差了不少,除了郭澄之外还要给他配个好助手。</p>

杨安玄左思右想,决定将巴郡太守傅弘之转任北雍州司马,而王鸿不妨先让他到江州城担任巴郡太守,想来王家人也不会有反抗。</p>

至于王镇恶,杨安玄决定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先前就决定成立参谋部,因为找不到主事之人而耽搁下来,这次最佳的人选来了。参谋部设掌事,居三品,位在刺史之上,这样安置王镇恶应该会满意吧。</p>

主意打定,杨安玄开始给孟龙符、郭澄之等人写信,最后提笔给王镇恶写了封信,把自己的决定清楚地告诉了他,最后杨安玄在信尾写下四字,“安心过年”。</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