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宗忝列这混沌之世中涌出的第一流的人物,唯荀申、陆乘文二人而已。
而陆乘文所持之“云顶金域”之法,本就是一较为封闭、偏门大系,且其将来机缘所系,和孔雀一族的双修之法密不可分。再加上陆乘文走的是朴中见奇的路子,以推演变化之功而论,这显然非他所长。
如果将隐宗创立纪元道术比作一种层次稍低的“完道”的话,那么这历史的使命,毫无疑问的落在荀申身上。
这就是“大势”的推动,令你欲原地踏步而不得。
片刻之后,荀申言道“荀某用六十年之功,将百家隐宗道术所传,其中精华汇聚,存而不废者,先融合之,再分解之,成三千道玄法。正如方才所演示。”
归无咎缓缓点头。
这显然是借鉴了越衡宗“三千妙法”的路数。只是越衡《真形图》上通完道之旨,而荀申这法门只求历纪元而不坏而已,标准自然可以放宽许多。
至于分分合合,采撷多寡,甚至可以一体用之,炼成一术。又有借鉴缥缈宗道术和天玄上真“庆云之象”的地方。
荀申又道“这一步原也容易。但是法术之间的微妙变化,配合构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非一日之功。”
这一回归无咎却沉吟不语,并未附和,似乎若有所思。
以荀申的智力,推根溯源确不算难。
但是互相配合,演化无穷,其中变化微玄之数,只怕胜过天上星辰,海底沙数。逐一穷举,是决计不能的。
然如何配合才能铸成威力最为理想的大神通道术,的确是异常考察立法之人的深湛道心。
其实说白了,荀申的下一步骤,撇开层次高下不谈。和越衡宗的完道之路,将三千玄法用正确的方法拼接成十八神通,异曲同工。只是总数未必限定在一十八,单个玄法之用,亦未必不能重复而已。
归无咎本来便是三千妙法的完道之人,见识深湛远超侪辈。其后又经历了辰阳剑山这一行,尤其是最终以束玉白为枢纽,与轩辕怀演示法阵之妙的一战,归无咎对于由根基至成型、由底层要素的玄妙配合最终演化无穷的这一系道术,认识又进了一层。
故在归无咎这里,若要完成这一在旁人眼中艰难至不可思议的“伟业”,其实不难;只是略微繁琐而已。
若归无咎能够投入数十载时间,纵不能将三千微玄的所有精妙变化尽数提取出来,但提纲掣领,凝练成一两门堪为“师范”的神通道术,先将路走通,却是不难。
但问题是归无咎若如此做,并无实际好处。
隐宗道术之精粹,皆被归无咎以全珠汲取。荀申重新构建的神通道法虽妙,却也高不过《念剑演化图》已然化入空蕴念剑中的部分。
换言之,徒为苦功,于己无益。
若换作一个有同样深湛领悟、但并无全珠之缘、本身道术在圆满之下的人物,这却是一件“人我方便”的大好事。
就在此时,世界门户,轻轻一颤。
归无咎一怔。
这是小界之中有人进来的征兆。
和荀申的论道,并未安置在半始宗后山,而是在小界之中。此时秦梦霖等人各自修持,亦知归无咎与荀申所论为一大宗,自然不会前来搅扰。
更何况授予出入本界法门者,本都限与与归无咎极为亲近的数人。
神气感应之后,归无咎微微一笑。
旋即伸手一点,遥声道“杜师妹,这里。”
十余息之后,杜念莎绰约身形,急遁至近前。
杜念莎面带微笑,显然心情甚好,道“在越衡宗恢复元气,修养二月有余。恰听闻归师兄自玄妙秘地回返。小妹神气完复之后,便立刻赶了过来。师兄所赠机缘,小妹无以为谢。”
归无咎定睛一看,暗暗点头。
杜念莎从前的犹疑困顿一扫而空,不必多言;更奇的是想象之中气运加身、盛极而迫之象,却也并不存在。很显然,杜念莎已将所得之高渺气运机缘完全炼化一身,不分彼此。
荀申面容一肃,道“图卷之上第一个更换名位之人。如此壮举,荀某甚是钦佩。”
杜念莎从容称谢。
归无咎忽然心中一动,缓声道“若为兄所料不错。那束玉白本来道行,只是堪堪迈进圆满境界门槛,较之魏师妹等人怕是略欠火候;但是数十载之前,他也得了不菲机缘,若是用心勘磨,只怕也有所收获。”
“在此基础上,杜师妹能够将他斗倒,确是难能。”
杜念莎想了一想,道“此战虽胜,其实也是取巧用险。束师兄在相应变化、构建配合之法上的理解,确实别开生面。小妹以为,若是深入钻研,对我下一步的修持大有裨益,只是尚欠入手之门径而已。”
归无咎长笑一声。
望着荀申、杜念莎二人,道“你二位的机缘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