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玉鼎失足的三种情况之中,道基不足是最坏的一种。”
“如果缺的是道念,可以选择修习至纯至简、返璞归真的功法入门,暂时回避深奥繁复的大道之理;如果缺的是道缘,其实也可以有种种神妙法宝庇护,稍稍挽救一二。”
“当然,这些问题最终是避不过的,道法修行到斩天人二分的最高境界,如果道念、道缘不能圆满,那最后一步便无法迈过。”
“可是那等人物,那等境界,周天万界千万年之间也出不了几个,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能够修炼到那一步本身就算是的道大成了。”
“但是道基不足,灵根品质太低,那就很致命了。”
“灵根品质每相差一等,修行进步的速度变相差数倍。相差二等,便是相差数十倍。三等以上的差距,即便再神效的丹药不计成本的服用,也无法追赶得上。更要命的是,修道人九大难关七十二小关,其中的第三道大难关名为“追形逐影”,最是艰难不过。这一关多半出现在元婴二重,最早可能则出现在金丹三重、四重。修道者资质愈高、对大道理理解愈深,修行的功法愈加高明,这一关出现的时间点就愈早。”
“犹如影子在自己身前,如何奋力奔跑,也难以超越之。困在追形逐影这一关的修士,任你清修苦练,打坐行功,吸纳灵气,搬运周天,修炼之时仿佛进境不菲,但是事后体察,却似乎被困在原地,没有丝毫进步。唯有根底博大、传承渊深的大派,方能借助秘法、异宝,加快破开这一关的进度。即便如此,耗费数十载功夫,那也是极为寻常之事。至于小派修士及散修,便无这等运道了。非大派出身的元婴三重修士极为罕见,道理便在于此。”
”草莽之中,也有风云人物,俊彦之士,但是此辈十有便被困在元婴二重境界。无有根底便能修炼到元婴期,自然是得了大运道,诸如前辈高人的洞府秘传、上乘功法。可惜打破玄关的秘法从来都以心印法或内外法传承,除非一派掌教斗败身亡或叛门而出,否则是绝无可能外传的。”
“若是道基不足,灵根品级太差,这“追形逐影”一关简直有如天堑。如果说在金丹境界之前,灵根资质太低还能用不计成本的服用丹药来弥补,但到了这一道关口,却只能是徒劳无功。自古以来,从没有下三品灵根资质的修士能够步入元婴三重的。”
归无咎道:“除了这关于修道天资的知识,还有就是关于越衡宗的种种。当时我一时间无法适应这种身份转换,自己从一个八品下灵根的天资低劣之辈,变成了一个所谓的万载无一的绝世之才----尽管是什么劳什子玉鼎失足。我无法理性的去思考。但这道人的气象从心底里告诉我,他传递过来的讯息都是真实的。”
“或许,是我自己愿意相信他说的都是真实的。”
“这道人静静的等了我许久,直到我完全消化了这一切,才道: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你是越衡宗的机缘,越衡宗也是你的机缘。然后这道人予我一道牌符,说到若是我二十载内突破灵形,以元光折断此牌符,立刻就会有符诏接引,成为真传弟子。日后有一桩大机缘,能让我补足这失掉的一足。另外,如果有人询问我符诏之事,也一概不要承认。”
文晋元面色凝重。灵根品级每一等级之间人数差别超过十倍。整个四洲六海四品以上灵根尽数集中于冲霄阁内,其中十之七八也不过恰好是四品而已。文晋元自己的三品上灵根已经是极为出色。归无咎若真的能够补足道基,一品之资确实称得上是十万载难得一见的天才,说是越衡宗的机缘,并不为过。只是不知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待诏真传失约。
文晋元道:“归师兄现在作何打算?”
归无咎一笑道:“符诏既不足恃,无非是走文师兄所走过的路,一试真传铨选之会而已。”
文晋元听归无咎称自己为“文师兄”,立知归无咎心意,肃然点头道:“好,我等着你。”
文晋元虽三年前便从冲霄阁离去,但归无咎入门实较文晋元为早。越衡宗内以入门先后为序,直到今日,一直是文晋元称归无咎为师兄,归无咎称文晋元为师弟。
然而有一处却是例外,真传弟子之间的称呼,素来以晋升真传的先后排辈。如果是同一届真传铨选会中成就,以当届排名论高下。
文晋元已在上一届真传铨选会上以头名成就真传弟子。归无咎现在反而称文晋元为“师兄”,实际上是表明了自己本届大会必升真传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