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无法宣之于口的情愫(2 / 2)

那时的情形的确很诡异,这也怪不得李序多疑,“身在皇室,处处皆是危机,随时有可能被人谋害,本王不得不防,本王对每一个人都平等的保持着疑心,倒也不是针对你。”</p>

“……”徐意真无言以对,想了想,她又好奇的问了句,“那你双腿残疾一事,也是被人谋害吗?”</p>

当她问出这句话时,李序墨瞳微黯,似是想到了从前那些灰暗的日子。</p>

李序尚未答复,徐意真便已察觉到不妥,“是我多嘴了,这事儿我不该过问,我还想多活几年呢!”</p>

默了好半晌,李序才道:“没有实证之事,本王不该乱说。”</p>

听这话音,他似乎也怀疑是有人谋害他,只不过证据不足,无法指认。或许他也在暗中查证当年出事的真相吧?倘若真的有人谋害他,那必然是皇室之人,此事非同小可,徐意真还是不要过多打听。</p>

“但愿上苍眷顾,能让殿下早日查出真相,还你一个公道!”</p>

身在皇室,李序更能体会到亲情淡薄,以及追名逐利的残酷,“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公道可言?大多数人受了冤屈,最终也只能含恨而亡。”</p>

周遭景致颇佳,虽有树荫,却也有日光普照的明媚,徐意真虽然失望,但始终心向光明,</p>

“正因为世间多不公平,所以才要制定律法,让为官者为天下百姓主持公道。虽说律法并不完善,但我相信,只要是心怀百姓的帝王,定会不断改革律法的缺陷和漏洞,以卫世间公道,以正民心!</p>

太子以皇权为重,百姓在他眼中不过只是维系皇权的台阶与基石,他从不曾将百姓放在心中,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做储君。</p>

但殿下不一样,您为百姓谋利,而不是为皇权谋利,所以您才是真正适合做储君的那个人!”</p>

乍闻此言,李序心下大震,沉声怒呵,“放肆!东宫尚在,你与本王说这些,便是大逆不道,以下犯上!这些话若是传到父皇或太子耳中,你便死定了!”</p>

徐意真说的是真心话,也就无所畏惧,“现在这话只传到殿下耳中,难道殿下要去皇上和太子面前告我的状?”</p>

李序眸光微凛,疑心再生,凝向她的眼中满是戒备,“徐相的态度一直很坚决,他在朝中从不站队,你怎敢在本王面前说出这样的话?谁教你的?你究竟是想试探什么?看本王有没有夺嫡之心?”</p>

徐意真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前世的她虽没有嫁给李序,但她能看出来,李序确实有做帝王的能力,只不过那时的他一直隐藏得很好,许多年都在伪装残疾,却不知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p>

今生李序连救她几次,以致于他会走路的事瞒不住了,所以他才向皇帝透露自己的双腿有所好转,估摸着过不了多久,李序便会告诉皇帝,他的双腿彻底治愈了吧?</p>

前世今生,一些事都在冥冥之中悄然发生变化,也许皇储之争也会有变。</p>

“诚如你所言,我爹从来不站队,所以我的态度不代表徐家,我也没想试探什么,我所说的那番话皆是肺腑之言!</p>

我只是期盼着有朝一日,倘若殿下您能坐在那把龙椅上,可以对大盛的婚姻之法做出调整,维护世间这些弱女子的利益,让她们不再一直处于被欺凌,被镇压的状态,让她们多多少少有一些选择的权利。哪怕她们无法杜绝自己的丈夫纳妾,但至少当她们决心和离之时,这条路不会再那么艰辛!”</p>

说到后来,徐意真已是热泪盈眶,她望向他的眼神是那么的真挚,才刚他还在怀疑徐意真说这番话是为了试探他的态度,可这会子瞧她情真意切的模样,她似乎只是希望,当他有能力之时,可以改变大盛律法,并非有什么私人目的。</p>

思及此,李序没再与她计较,但他的态度依旧冰冷,“没有这个可能!储君之位是太子的,不要对本王抱什么希望,本王也不喜欢与人承诺。”</p>

徐意真心顿沉,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冒昧了!</p>

也许真的是她想太多了吧?她与李序并不相熟,只是最近阴差阳错,才多了些见面的机会。和离之事敲定之后,往后她与李序大约也就不会再见了吧?她又凭什么让李序许诺她,改变律法呢?</p>

李序不欠她什么,纵然以后他真的有机会做帝王,他也不需要向她许诺什么。</p>

思及此,徐意真眸光渐黯,面色微窘,自嘲一笑,“是我僭越了,若有冒犯之处,还请殿下见谅。”</p>

徐意真来此本就只是为了道谢,如今她已经当面致谢,也就没必要再耗下去,于是她福身告辞,拢了拢披帛,黯然转身。</p>

坐在轮椅上的李序缓缓摊开手掌,他的掌心放着一只蝴蝶珍珠耳坠,是那日在地窖前捡到的。</p>

后来徐意真匆匆离去,他便忘了还给她。今日他想起此事,特地将耳坠带了过来,李序本想就此归还,可看着徐意真那离去的背影,他几欲张口,最终还是没有唤出声,又默默蜷上了指节,将那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耳坠握于掌心之中。</p>

无法宣之于口的,那就只能合上翅膀,安静的栖息在角落里,等待着有朝一日,被人窥见,得见天光。</p>

------第一部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