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金蝉之秘(1 / 2)

"秘辛一旦逾三人知晓,便会传遍整个城池。"此言于大宋修真界,乃不刊之论。</p>

尽管王武仅将调遣齐凌协助金牛寨兄弟之事告知刘鸿与现任金牛寨巡查使傅弘二人。而刘鸿亦仅将其从王武处听闻之言,转述给自己岳父与妻弟。</p>

关于判官齐凌疑心前任县令张威假死逃脱,准备验棺确证的风声,当夜便弥漫了整个定安城。</p>

"我就疑惑,张县令如此贪墨之人,怎舍得自焚连同县衙化为灰烬?原来他施展了‘金蝉脱壳’之计!"有人顿时茅塞顿开,于酒楼或茶馆中咬牙切齿地复述着火灾前后的情节。</p>

"身为县令,从监牢中寻个身形相仿的囚犯,岂非易如反掌?火一燃,面貌全毁。而后携赃款潜逃,世世代代无须忧虑衣食!"</p>

"难怪年前瞧见张县令之子前往凌云寺为其守灵,脸上竟无半点哀伤,原来他并未离世!"</p>

"高明,实在高明。人亡债消,无论是红莲邪教还是朝廷,都无法再追究其责任。"</p>

"再高明,也高明不过咱们的齐巡查。单枪匹马挫败他与周崇,又一举捣毁红莲教!若这次真让他逃遁,哪怕天涯海角,必会将他捉拿归案,以正典刑!"</p>

"那是,齐巡查是何等血脉?祖辈皆为帝皇信赖的护殿将军!"</p>

...</p>

人众言杂,话题转瞬即逝。街头巷尾的谈论焦点,由张威县令是否假死,转向了现任永兴军路提刑司判官齐凌。</p>

尽管多数定安百姓未曾直接接触过齐凌,但他在定安境内的声誉非同凡响。</p>

原因有三。</p>

其一,主簿周崇曾一手遮天,害苦无数无辜百姓无处申诉。</p>

齐凌以一己之力拉下黑心主簿周崇与贪婪县令张威,犹如为定安带来了光明。那些得报大仇的家庭,无不对他心怀感激。</p>

其二,齐凌在金牛寨巡查期间,所行之事确实令人敬佩。</p>

即使以二十一世纪的官员标准衡量,齐凌显得敷衍了事。但对习惯于官员不务正业、贪腐敛财的定安百姓而言,定期处理政务且不直接剥削百姓,审理案件时公正无私的齐巡查,实属难得的清官!</p>

其三,则源于他击溃红莲教的连锁影响...</p>

凭借一身修为,对抗盘踞定安多年的红莲邪教,并且对抗整个永兴军路的官府势力,此行径本身就充满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以弱敌强,最终逆转胜的故事,历来皆为世间百姓所津津乐道。</p>

于是,齐凌在大多数定安百姓心中,无疑是货真价实的修士英雄,更是触手可及、亲眼可见的守护者。凡是对抗英雄者,皆被视为愚笨与邪恶的结合体。无论他们曾如何狡猾,最终都将被英雄揭露真相,难逃一劫。</p>

然而,世事无绝对。</p>

在定安县,有些原先与张县令交情匪浅,或是曾在衙门任职,但因与主簿、县令过从甚密而受到牵连的小吏,对“开棺验灵”之举嗤之以鼻。</p>

“死者已逝近半年,尸骨早已腐朽殆尽。他非仙人,怎能令枯骨复生,自述身份?”</p>

“这齐某人心机深沉啊。即便张县令离世半年有余,他仍要将亡魂从棺木中拽出,当众侮辱,只为报去年张县令打压之仇!”</p>

“空谈无益!关键在于明日,不能让他在验灵仪式上做手脚。我们都知道,将张三之灵说成李四,对验灵师而言易如反掌!”</p>

“明日我们都到场见证,若他敢玩弄手段,便让他领教什么是多年刑名老手的厉害!”</p>

“没错,就算奈何不了他,也要让他颜面尽失!”</p>

……</p>

这些小吏都是伪造高手,对于验灵程序中的猫腻了如指掌。</p>

要在大宋确认一具灵体是否属于本人,唯一的方法便是取其亲生子女一滴鲜血,滴于尸骨之上。血能渗骨,便认作血脉相连;血不能渗入,则断定无血缘关系,灵体必有诈。</p>

然而实际上,能否渗血全凭验灵师的手法操控。</p>

验灵师只需事先揣摩清楚审理官员的意图,顺从上级的意愿行事,便不会出错。</p>

要使血液渗入尸骨,仅需在清理腐骨时添加少许药剂。若欲阻止,则添加另一种药物,或悄然在骨表涂抹一层胶质。</p>

“那张财使究竟是否真亡?”与小吏们一心要让齐凌出丑不同,定安县内另有一群人为即将来临的“开棺验灵”彻夜难眠。</p>

“应该是死了吧,我当时亲眼目睹,他被火烧得蜷缩成一团,就像只火猴一般。”</p>

“问题是,人被烧焦了,都那模样啊!”</p>

“唉!当初怎会无人猜到,他或许是以假死逃脱!”</p>

“真假死讯,抓他儿子来问不就清楚了?张威的儿子自被官府逐出四门学后,一直在凌云寺借住!”</p>

“此时怎能轻易抓捕?齐某人或许正盯着张威的儿子,等着我们自投罗网!”</p>

“这齐某,真是心狠手辣!”</p>

"的确如此,我甚至怀疑,当年他被贬至金牛寨乃是一场掩饰。朝廷对红莲教早有觊觎,特遣他潜入其中,充当密探!"</p>

"你是暗示,他自始至终都是控鹤司的成员?"</p>

"很有可能,否则怎能迅速晋升高位?"</p>

......</p>

相较于市井的嘈杂,定安县衙反倒是最为静谧之地。即便去年那场大火焚毁了半座衙门,但剩余的一隅经修缮后,比寻常富豪府邸更为繁盛。</p>

定安县新任县令正是原先的县尉,那平易近人的陈东。他在齐凌遭受困境之际,便能审时度势,暗中助其对抗红莲教。因此,在寇准整治永兴军路官场之际,他未受丝毫牵连,反而顺利填补了县令之位,更得当朝副宰相青睐,前程似锦。</p>

陈东老练世故,自然明白自己的好运源自何处。闻听齐凌即将回定安县调查案件,便提前五日将县衙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p>

齐凌一到,陈东立即将县衙让给他作为临时刑部衙门。自己则带着下属文书、捕头、弓箭手和随从,集体迁往已被官府查抄的周家大宅。如此一来,齐凌身边便无定安县的“旧人”,行事无须忧虑消息泄露,而他则能在夜晚亲至,听取齐判官的机密指导。</p>

不过,让陈东略感失落的是,齐凌虽仍对他礼敬如初,却不曾透露任何需他执行的“机密”。即使他隐约提及,普通验尸手段易露破绽,自己另有高招,齐凌也只是淡然一笑,婉拒了提议。</p>

"兄台毋需挂虑,我开棺验尸仅是临时起意。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寇相所托的大事!"担心陈东的好意反而造成困扰,送别时,齐凌低声道。</p>

"啊,啊,下官鲁莽了,实在鲁莽!"陈东顿时松了口气,连作两个揖,随后稳步离开。回家后倒头便睡,养足精神,期待明日的好戏上演。</p>

前任县令张威举在纵火自焚前已深陷官粮盗窃案。故此,直至此案彻底解决,他的遗体都无法安葬,只得暂存于定安城外的凌云寺内。</p>

还没等张家设法洗清张威举的嫌疑,他又与红莲教案扯上关系,故安葬之事一再延迟。</p>

如今齐凌要开棺验尸,倒不必顾虑破坏对方墓地风水。只需派遣金牛寨的兄弟,驾车将棺木从凌云寺运回县衙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