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兵制改革(1 / 2)

李勣慢慢呷着酒,沉吟良久,才吐出一口气,缓缓道:“吾对权势,并无热衷之心。”</p>

旁人说这话,房俊嗤之以鼻,但李勣如是说,房俊相信。</p>

当初房玄龄致仕,宰辅之位空悬,李二陛下命李勣接任,李勣曾数度拒绝,推辞不就,最终被李二陛下逼的退无可退,只能无奈接任。</p>

即便如此,他也未如旁人那般安插亲信、执掌大权,更未励精图治、夙兴夜寐,而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能混则混……</p>

古往今来,身为宰辅者,从未如此。</p>

由此可见,李勣非但不热衷于宰辅所带来的权势,甚至将宰辅之位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p>

房俊敬酒,而后坦然道:“宰辅之位不仅代表着滔天权势,更意味着无与伦比的责任、担当,帝王倚之为腹心肱骨,黎庶奉之为衣食父母,能够将一生之所学付诸于为苍生谋福祉,而非虚度一生、碌碌无为,他日寿终正寝,审视毕生,才不会悔恨嗟叹。”</p>

人之一生,是要有抱负的,只要为之努力过,纵然无法达成,亦不会虚度一生。</p>

反之,纵然荣华富贵、钟鸣鼎食,终了一抷黄土烟消云散,又有什么意义?</p>

李勣陷入沉思。</p>

这种话不是没人与他说过,他自己也不是不懂,但如同房俊这般言语,却是前所未有。</p>

似他这般权柄煊赫、荣宠已极之人,又岂会没有抱负呢?</p>

只不过……</p>

他轻叹一声,缓缓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吾一身之福祸固然不足道哉,可若因此牵连子孙、祸延宗族,岂能心安?”</p>

人不能过于自私,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抱负,浑然不顾身边人的生死安危。</p>

权势之路,布满荆棘,尖刺丛生,荣耀显赫的同时,亦是遍身鲜血淋漓。尤其是当权势臻达巅峰,相权与皇权之间便再无转圜之余地,以往的惺惺相惜、彼此扶持将不复存在,唯有在日复一日的猜忌、防备之中碰撞。</p>

那不是李勣想要追求的东西。</p>

而此言,也向房俊及其身后的李承乾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无意于权倾朝野,甚至愿意为此自污,不惜一手造成君王之猜忌、愤怒,只为了退去一步,以全君臣情谊。</p>

月未盈,自不会亏;水未满,自不会溢。</p>

至于皇位之事,他更不愿参与,反正都是先帝诸子当中选一个,你们自己斗争一番,谁上位,我支持谁……</p>

房俊无语。</p>

这简直就是“躺平”的大唐版本终极体现……</p>

不过虽然未曾达到游说之目的,却也得知李勣不会转而支持晋王,对于李承乾来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人家李勣不愿站在顶峰与君王相忌,为此甘愿退去一步,总不能咄咄逼人斩尽杀绝吧?</p>

房俊点点头:“叔父乃天下少有的聪明人,虽然不识大体,但知进退,这番话小侄会转呈于陛下,详述叔父之苦衷。陛下宽仁,想来也会成全叔父的苦心孤诣。”</p>

作为军方第一人,李勣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与影响力,他只要不是亮明车马的支持晋王反对正朔,任何一个君王都会对他予以包容、理解。</p>

至于人家不想位极人臣,甘愿在皇位争夺之中不予表态……最起码李承乾这样的君王是完全拿他没办法的。</p>

只要不是站在敌对的一面就好。</p>

了解了李勣的想法,也算是间接得到李勣的承诺,房俊便将此事放在一旁,转而与李勣谈论起军事方面。</p>

两人喝着酒,房俊道:“叔父对于府兵制与募兵制,有何看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