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捷克馆餐厅(2 / 2)

捷克展馆的外观体现捷克首都及历史中心布拉格的风貌,外墙为白色,表面覆盖由硬橡胶制成的冰球。在捷克馆白色的外墙上,遍布着黑色橡胶制成的“冰球”,拼出了布拉格老城区的地图。这些“冰球”共有只,每只都呈圆柱状,高2.54厘米,直径约7.62厘米,让白色场馆变得立体起来。捷克多次在国际重大冰球项目比赛中获胜,冰球也是捷克重要的出口商品,捷克希望通过冰球体现该国的特色。</p>

入口处有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螺旋体,形如优美的“丝带”。其内部墙面和地面覆盖草皮,并悬挂4个电视屏播放展馆的主题信息。</p>

捷克馆分为主要展示区域、多媒体大厅、主题馆和纪念品商店等几部分。为了更好地体现“文明的果实”这一主题,捷克馆结合了过去与未来的元素。展馆重点体现环保概念,如展馆外部将设计一个模拟天然降水的装置,能把雨水引入展厅内,向参观者展示如何循环利用自然降雨。 捷方表示捷克馆的主展厅主要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参观者可以和部分展品进行互动。展馆内的多媒体展厅呈现了捷克用其独特的方案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馆内的智能机器手臂会用金属材料搭建城市模型。</p>

主题馆部分采用创新形式强调捷克的现状,把当地的多元文化遗产呈现出来。参观者可以感受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的漂浮流动的城市景观,他们可以在松软的草坪上行走,也会看到鳞次栉比的街道。他们将在这一空间感受虚拟城市,在互动的城市中创造神奇,发现城市的魅力。从布拉格查理斯大桥上扬·聂波姆斯基的雕像旁走进捷克馆,整个展馆分为左右两部分。在展馆入口的左侧分为上下两层,一层设有多媒体展厅、主题馆、纪念品商店等,而右侧的主展示区,是一个在松软的草地上浮动着的城市。一大片起伏的草地占据了大半个展馆,仿佛岗峦起伏,衬托着一个小型的人工湖。从馆顶延伸下来的柱子,也契合草地的高低起伏,代表鳞次栉比的房屋,由此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城市。观众漫步在松软的草地上,抬头仰望,会看到柱子悬空的底部是一块块巨大的屏幕,用高科技手段呈现出漂浮流动的城市景观。</p>

捷克馆放弃了封闭的展馆,而选择一个开放的空间作为主展区,是希望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城市不会限制个人,而是向每个人张开怀抱。</p>

这次展会捷克馆还开了个餐厅,带来很多自己特色的东西,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带来了野味菜肴。据说这次为了能够申请在世博园内做野味,他们办了许多手续,经过许多许可。这次带来的两道精彩的菜式,一个是梅花鹿肉,一个是狍子肉。据说吃野味是过去捷克王室的传统,王公贵族非常喜欢在波希米亚的森林中打猎,每次满载而归后大宴宾客,体会胜利的感觉。</p>

从总体来讲,它每道菜的做法和法国菜、意大利菜这样的西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蔬菜沙拉,还有一些烤牛排、土豆泥等等。但是就像中国菜和东南亚菜有很多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一样,它的许多菜式的口味也是有着自己的特色。</p>

首先从前菜说起,这次捷克餐厅菜单上的第一道前菜叫作鞑靼牛排(音),可能许多人在匈牙利菜或者德国菜中听过这个名字,这是一道以生牛肉为主的菜肴,生牛肉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因此每个国家对这道菜都有不同的演绎。这次捷克带来的鞑靼牛排(音)是由厨师首先将生牛肉爆成很细腻的牛肉末,然后混入洋葱、胡椒、芥末等切碎的调料拌均,之后再将这些肉泥做成饼状,再在生的牛肉饼正中间打上一个生的鹌鹑蛋。没吃过的人可能有疑问,这道菜该怎么吃?这就要说到捷克人最喜爱的主食——馒头片。捷克的馒头片和中国的馒头片有几分相似,但是它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面粉做成的,类似于像烤面包片;另一种是由土豆做成的,它的形状和中国的馒头片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馒头片几乎会出现在捷克的各种主菜里面。了解了馒头片以后,说回刚才的鞑靼牛排(音),它的吃法就是将拌匀后的牛肉均匀的涂抹在馒头片上,一起吃下去。这里的牛肉都是经过很多检验,且都是每天从海外新鲜空运而来的。如果想尝试完全新鲜的牛肉的口味,那这个菜是强烈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