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黄鹤楼,户部巷(1 / 2)

黄鹤楼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尤其是现代,随着大家“来一根”的招呼,传遍大江南北。很多人是抽着黄鹤楼,才开始了解黄鹤楼这个名字的情况,然后才知道这个名字在历史中已经多次出现了。</p>

不要惊讶,九漏鱼真的不是少数。</p>

张耳溜达到了武珞路,看着那个“天下江山第一楼”,感觉这个名头真的好沉重啊。</p>

和星城岳阳楼一样,黄鹤楼初建也是东吴的军事建筑,然后江夏作为长江重镇,每逢战火必烧黄鹤楼。黄鹤楼在历史上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p>

站在黄鹤楼顶层,能看到江对岸,在古代是非常宏大的景色,现在修了跨江大桥后更宏大了,一条平展展的马路从自己脚下延伸到江对岸,不知道古人那会儿怎么想,反正张耳现在的感觉就是“手握日月摘星辰”。。。。。。</p>

国学建筑都追求数字的规律和和谐,黄鹤楼平面为四边套八边形,取“四面八方”之意。楼内墙壁上有各种壁画文字等古迹,其排列按照时间顺序,后来居上。</p>

据统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时光,黄鹤楼总共收集了古今作品四百多篇,诗词赋都有,有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已经制成壁画之类的较坚固的作品方式展示在楼内,所以来参观一次对个人的各种素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p>

张耳的字写的非常差,看到各路名家的书法手迹,只觉得那是我掌握不到的风醒不来的梦,痛,太痛了。</p>

这极大地打击了张耳继续参观的热情,他看了看外面,太阳小了一点了,往户部巷走吧。</p>

下了楼,现在的黄鹤楼已经不是独栋建筑,它所在的蛇山一带被征辟为黄鹤楼公园,增加了一些牌坊轩亭廊之类的附属建筑,还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其中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历代着名诗作的石碑。</p>

张耳回到户部巷,下午五点了,有些摊位已经开门了。张耳过去跟老板递了根烟聊了起来。他是卖热干面的,每天早早开门打芝麻酱,面是进的货,买现成的就行。老板告诉他当地人的说法是“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他如果早上过来,能吃到更地道的老江城早点。张耳表示遗憾,只能明天早晨再说。现在还是看看有啥开门了的吧。</p>

张耳先从头走到尾给两边拍了点照片,这个小巷子一共两百多米,塞得满满的全是吃的摊位。</p>

张耳看到有个卖炸货的大姐,卖的是红薯面窝和莲藕面窝,还有糯米鸡。张耳吃到了今天的第一锅成品,那口感,不同一般的酥脆,它外层酥脆和里面软糯结合一起非常奇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