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钱之后,王观多了几分兴趣:“到其他店铺看看,说不定还有捡便宜的机会。”
“好……”
方明升立即点头,就是王观不说,他也打算这样做了。
片刻之后,几人拿好东西出了店铺,又走到另外一家比较顺眼的店铺寻觅起来。不过与刚才漫无目标的乱看不同,这个时候他们专注寻找与玉石相关的东西。
然而,寻找的结果让他们十分失望,尽管这个店铺也有中国的古董,但是以瓷器居多,甚至还有一些精细的工艺品,不过却没有他们想要的玉器。
西方人对于玉石不重视,自然很少进货。据说当年八国联军入华掠夺的时候,把皇宫里的东西洗劫一空,哄抢各种珍珠宝石,甚至连衣服棉袄都不放过。毕竟衣物属于绫罗绸缎,在外国还是比较值钱的。
其中的打砸抢烧就不多提了,反正能搬东西的都搬走了,不能搬的就砸,最后干脆放一把火烧光了。这些东西我们现在还能在英美各大博物馆看到,但是仔细留意的话,却可以发达玉石物件比较少。不是没有,只是相对来说比例不高。
究其原因,可能是参与劫掠的西方人觉得这是石头,没有什么价值,就干脆扔了。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取向的问题,现在是西方的价值观作为主流,人家不认同你的东西是珍贵宝石,你除了骂对方不识货以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然,王观也相信,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西方国家想要在中国人手中赚钱,那么肯定要接纳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中国的瓷器只是其一,说不定再过几年,玉石文化也在西方大行其道,那时中国藏家再想拣便宜也更困难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在古董街上走了一圈,却也没有什么收获,大家也觉得有些累了,再看时间还没到中午,干脆就在附近找了家典雅的咖啡厅坐了下来稍作休息。
等到服务员端来三杯咖啡,方明升举杯喝了口,稍微润喉就叹声道:“这人呀,果然要讲机缘运气的。一但错过了,就怎么也碰不上了。”
“这是你眼界高。”王观笑道:“刚才也看到一些古玉的,你却瞧不上。”
“要么品相太差,要么要价过高,自然不合心意。”方明升摇头,随即好奇道:“王观,你的金枝玉叶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东西?趁着现在有空,不妨拿出来研究一下。”
说白了,就是他想观赏。就算不是自己的东西,看看也好埃
对此,王观也不小气,立即把东西拿了出来,然后搁在中间让两人欣赏。
金玉良缘,本身就是十分美好的寓意。或许应该是先有金镶玉工艺的出现,这才有了金玉良缘这个词。然而不管谁先谁后,反正在古代工匠的妙手搭配下,金蝉的绚烂,再加上白玉的温润,两种光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金玉文化。
有了美玉的衬托,原本已经比较俗气的金蝉,一下子就变得超脱起来。
“漂亮埃”
观赏片刻,方明升赞不绝口,同时琢磨道:“就是不好断代。”
确实不好断代,毕竟器物身上没有什么明显的铭刻,更加不可能像官窑瓷器,或者书画一样留下款识,一般人很难推测它的具体年代。
不过,这种事情也难不倒行家。对于真正的行家来说,根本不用看什么款识,只要观察玉叶的雕工,以及金蝉的铸造工艺,就能知道东西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制作的。
可惜啊,在场的几个人,尽管可以断定东西是古代物件,却算不上真正的行家,所以只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无奈摇头。
“王观,连你也看不出来吗?”方明升有些不信。
“金器属于杂项收藏,我了解不多……”
王观眉头一皱,拿起东西仔细打量,然后沉吟道:“不过从玉叶的雕刻情况来看,好像有点儿明代风格。至于是不是故意仿明,我真有些捏拿不准。”
所谓的故意仿明,其实就是复古风。清代的时候,仿古风气十分严重,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民间百姓,都比较喜欢带着古风的东西,所以清仿明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但是从玉叶的沁色来看,我觉得是明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从玉叶着手分析之后,王观再继续打量金蝉,然后就开始有些挠头了。金蝉的制作技术十分复杂,采用了压模铸范、薄叶延展、錾刻、焊接等等工艺。问题在于,这些工艺在明清时候就已经十分盛行了,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差别。
或许有差别,但是王观看不出来也是白瞎。
“咦?”
然而就在这时,王观仔细观察之后,却忽然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