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每一炮背后都是科学的力量</p>
但仅是如此的话,在二十光秒短距离上还是很难命中目标,所以这艘护卫舰先用导弹与电磁轨道炮进行干扰,或者叫封锁对面探测器飞船的走位路线。</p>
然后在由舰载AI进行综合因素考量,最后才将数门能两集束的炮口转向那一处虚空位置,按下了齐射按钮。</p>
相比于直接用能量武器预判打击,这样的配合攻击显著提高了命中率。</p>
这种配合打击方式在人类的战舰中很常见,模拟训练中经常会出现,现在只不过被搬到了真实的战场上。</p>
效果也显而易见的好。</p>
短短一个小时不到,一千多个探测器飞船就被消灭了八成以上,剩下的一百来个探测器飞船则在与自爆式无人机的追逐中,因为质量因素导致加速度差异的关系,最终被自爆式无人机嘴上,并炸成了渣渣。</p>
当然,探测器飞船也是搭载有武器的,并且还用其搭载的能量武器消灭了不少追逐而来的自爆式无人机,但一般这种自爆无人机都不是单机追逐,而是三三两两组成小队,对目标进行攻击。</p>
因为快和无法规避的关系,能量武器成了交锋的主要武器,</p>
由于激光能量武器是通过高温灼烧去杀伤目标,所以存在命中时间这个问题。这么一来,在使用能量武器齐射进行远程打击的时候,就必须把命中时间也考虑进去。</p>
就比如说,之前人类科学家对人类自身激光能量武器的有效杀伤参数是:20光秒的距离上对应2秒命中时间。那么护卫舰对目标探测飞船进行打击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个参数也考虑进去。</p>
也就是说,在激光能量武器对着预判位置打出去之后,还要对自己进行一个两秒钟的射击偏角,武器的射击偏角。</p>
形象一点的说,就是一个坐在车上的人,打开手电筒照射天空中的飞鸟,这个人想要在两秒钟之内都保持手电筒照射在鸟身上,那就他就必须不断扭转自己的手。</p>
在太空交战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光甩一下扫射到,是没法造成有效杀伤的。所以这两秒时间时间,包含了一堆数学、物理、天文等等各种参数在里面,它们具体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预判数值、自身飞行速度、角度、空间尘埃度、引力扭曲光度偏角值、微磁场环境干扰值.</p>
可以说,每一炮的背后,都是一个文明的科技底蕴。</p>
双方刚一接触,在表面上是一幕幕战舰交火、天空互射,可实际上却是双方计算机技术与战场信息的比拼。</p>
再不考了运气的情况下,谁的计算机战斗ai更强,谁的命中率就越高。而命中之后能不能一击必杀,那就得看材料技术与火力强度了。</p>
当然,在初期接触的时候因为坤泰文明一方基本都突入搜集信息情报的探测器飞船,而人类被打爆的也只是自爆式无人机,所以材料科技这方面一时间还看不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