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不错。”顾栩说。这词他是和顾越学的,只是当下无人听懂。</p>
他再抬手,远远明堂之中,有人缓步走来。</p>
皇后的凤冠丝毫不乱。秦柏霆刚刚下葬,她还没有受封太后,因此依旧是皇后;她手中托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很快走到了祭台之上。</p>
四处都是纵横的尸身,她神色有些悲怆,可毫无惧色。</p>
“皇后娘娘!”群臣见皇后还好好的活着,顿时纷纷痛哭起来。</p>
在这样的时刻,还是与皇帝最近的她更让人信服。</p>
殷王见到她手上那卷圣旨,顿感不妙。</p>
他有种被人踩踏着的感觉——并非是被顾栩沾满血的靴子压着,而是变成了一颗垫脚的石头,被碾碎的同时,托着别人登上了皇帝的宝座!</p>
“那是假的!”殷王吼道,“不可能、已有储君,皇兄怎会再留下继位圣旨,这是假的!!”</p>
他难以相信,也想不到顾栩与皇后究竟会推举谁做这个皇帝。</p>
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她怎么甘心!?</p>
一边的兀火蹲了下来,抓起殷王的发髻,将他的脸往地上狠狠一碾。</p>
他笑道:“宣读圣旨时不得喧哗,王爷安静些。”</p>
皇后展开手中的圣旨。</p>
臣子宗亲纷纷跪倒。他们心里仍存着一分疑虑,皇后会不会帮着外人,将秦家的天下拱手让人?</p>
他们绝不允许!</p>
皇后念道:“朕以渺然之身,荷蒙天眷,承万民之信,居位已八年耳。太子秦昭月,朕之长子,资质上佳,忠厚仁孝,于朕继位时立储,数年恪尊典训,敬天法祖,朕心甚慰。本应启中兴之运,垂裕后昆,延北秦民安国泰,然风云变幻,阴诡频仍,朕疑东宫储主再非吾儿,储君性命恐有不测。贼子故布疑阵,朕探赜索隐未见明晰,为社稷计,另择贤能,以继大统。钦此。”</p>
群臣鸦雀无声。</p>
皇后接着道:“朕有七子,或幼无知,或血胤有所忌,或德行弗臧,或乏奥援。群子之中,选贤与能,择朕长女秦昭箜为储。若储不幸遭变,即继大统,以承宗庙。”</p>
“什么?!”殷王猛地抬头,双眼猩红,艰难地望向祭台上的皇后。</p>
皇后已经缓缓放下手中的圣旨。</p>
老御史似乎难以置信,他已经被人搀扶着来到祭台前,双手捧起。皇后将圣旨交到他的手中,群臣顿时冲破包围,聚集上前。</p>
“是真的,这的确是先帝的字迹。”有人道。</p>
“玉玺也无错漏。”朝臣们七嘴八舌,他们都是经常见到圣旨的人。</p>
有人比较专业,捧着圣旨细细查看,再闻一闻:“所用纸张墨迹都是御书房的用品……”</p>
可,大公主?</p>
秦昭箜?</p>
年轻些的官员想要叫嚷,他们并不认识这位公主,也不支持女子登基为帝。但被身边的老臣及时拉住。</p>
殷王同样不可置信。</p>
他已经在众多皇子中猜测了一个遍,秦昭宁,秦昭辰,或者更小的六七皇子。他甚至猜了那几个远支的亲王,甚至猜顾栩要伪造圣旨,把他自己说成是流落民间的皇子……</p>
可秦昭箜?!</p>
他甚至不太记得秦昭箜的模样。</p>
“这不可能,一个女子……”秦述眼瞳血红,奋力挣扎,又被兀火一拳揍在头顶。</p>
他嘴角都要淌出血来。</p>
皇后道:“我与先帝早已知晓,昭月或许横遭不测,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隐忍不发,只想先找到昭月,再顺藤摸瓜抓住这个假货。”</p>
她慢慢落下泪来:“只是想不到……秦述竟胆大如斯,竟在东宫之内行刺陛下!我只得徐徐图之,与昭箜联络……”</p>
她泣不成声。</p>
顾栩缓缓道:“大公主殿下早在三年前便作为太子的臂膀在外活动,江南道贪案,岭南道麻风案,扬州港口夺船案,均是她在背后奔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