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许见有的人从国家大政方针入手,分析时局,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人则从民生角度出发,关注百姓生活,呼吁改善政策;还有的人则从历史角度出发,引经据典,借古讽今。</p>
他时而皱眉,仿佛在深入思考文中的疑难之处;时而点头,似乎对某些独到的见解表示赞同;时而大笑:“好!”,显然是被某些精彩的论述所打动。</p>
李知许看了良久,目光从手中的策论上抬起,环视四周,终于开口点名:“谁是黄睿?”</p>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沉稳的男子站了出来。他穿着一身深色的长袍,虽不华丽却显得十分整洁。</p>
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坚毅之气,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紧张与忐忑。“回皇上,是小人。”</p>
“黄睿,你文里提到应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保障农民收成,这个观点很有见地。”</p>
黄睿连忙回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农田水利乃国家之根本,若水利不修,则农民收成无保障,进而影响国家稳定。故臣提出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确保农民收成,维护社会稳定。”黄睿的声音虽然微微颤抖,但语气坚定,显然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信心。</p>
李知许不置可否,转身又看向陆邵:“你文里提到淮州年年受水患之困扰,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依你看,应当如何根治这一问题?”</p>
陆邵沉吟片刻,然后躬身回答道:“启禀皇上,淮州水患,实乃地理与天时共同作用之结果。要想根治,需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固堤防,定期巡查,确保堤坝无虞,以防水势过大而决堤。其二,疏通河道,保证水流顺畅,减少淤积。此外,还需注重上游水土保持,减少泥沙流入,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如此,方能长治久安,使淮州百姓免受水患之苦。”</p>
李知许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p>
但他却好似故意要为难陆邵一般,又问道:“你当真觉得,淮州水患,只是地理与天时的结果?”</p>
此言一出,整个花园中的气氛瞬间凝固到了冰点。原本轻松愉悦的文学交流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紧张而沉重的气氛。学子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有些人的额头甚至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p>
他们心中疑惑重重: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要动淮州吗?还是说,这只是对陆邵的一个考验?</p>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邵身上,等待他的回答。</p>
陆邵此刻心中也是五味杂陈。</p>
若说出心中所想,无疑会得罪一大波人,日后若想为官,怕是寸步难行。</p>
但若和稀泥,又或许会失去圣心,失去唯一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p>
他迟疑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p>
最终,他一狠心,双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草民以为淮州水患六成为地理与天时,剩下四成皆为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