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章,总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2 / 2)

再从这三地修过去的话,依然还有很长的道路,关键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投资这些铁路,这里远离大明本土,经济又不行,投钱进去了,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

这就意味着,所需要的资金大部分都需要朝廷国库来承担了,尽管是为了巩固边防,但投资太大的话,依然会对大明财政造成巨大影响。

更何况,还要同时修前往天府的铁路,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修铁路到天赋去,天知道要用多少银子去铺路。

可能修到欧洲的厚照城去有个几亿两银子就足够了,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坦开阔的地区,无非就是路长,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也不需要额外的太多银子支出。

可是要修到四川去,虽然从西安修过去,路程并不算多远,和修到欧洲的厚照城去没得比,但是普通的地方,一里铁路有五万两银子就足够了,这修到四川去,搞不好一米铁路都要花上万两银子,天知道要投多少银子进去,更何况技术难度也太大了。

这都是要花钱的,大明国库虽然现在有银子,但这样花银子的花,恐怕也是经不起的啊。

“完全是可以支撑的起的,我们不需要一次性将所有的银子都拨款到尾,而是一个月、一个月的分批去拨款。”

“一年、两年建不完,我们就分五年、十年来完成这件事情。”

“铁路和公里都是要修的,有些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去计较银子的投入到底划算不划算了,而是要站在整个大明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

刘晋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说道。

不管要投多少的银子进去,也不管要修多久的铁路,一定要修,也是一定要发展的,因为铁路、公路对大明来说意义非凡。

“这修往欧洲厚照城的铁路,我估计至少也是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修建完成。”

“修往天府的铁路,可能就需要二十年、甚至于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修建完成。”

“另外还要从江西修铁路到岭南的广东地区,这可能又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这对于我们大明来说,也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大明宽裕的财政将会变的相对紧张。”

梁储听完,大致的计算了一番之后说道。

“这只是按照我们现在的施工进度来算,所以会觉得需要怎么长的时间,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的。”

“以前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一条会有火车,还有汽车、卡车等等东西的出现,但现在有了,对于我们的交通和生产来说都是飞跃式的发展。”

“还有财政问题,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大明一年的国库税银收入不过三百万两,现在我大明一年的国库税收已经超过了12亿两白银,增长是非常快速的。”

“可能再过十年的话,我大明的税银可以达到20亿两也是难说的,现在看起来是会造成不少的困难,会让国库紧张,但在将来来说,或许就不一样了。”

刘晋沉思一番之后也是说道。

“嗯”

弘治皇帝和众大臣听完,也是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

大明的国库收入增长是非常快速的,而且大明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税收自然增长就快。

“刘公说的有道理,总归是需要一代人去做这些事情的,我们现在不做,将来子孙就要去,现在不去修铁路,将来,子孙就要去修铁路。”

“我们现在将铁路给修好了,子孙后代就可以享福,有困难也是现在的困难,随着经验和技术积累,肯定是可以越修越容易、越简单,费用越低的。”

杨一清站出来表示了赞同,他这个工部尚书当然是最喜欢修路什么的了,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他工部尚书的重要性。

“嗯”

众大臣听完纷纷点头,梁储见此也不再说话了,他比起周经来,日子就好过多了,不用一文钱扳成两文钱来花。

“那此事就这样定了!”

弘治皇帝见大家意见同意,也是拍板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