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这两人偏偏还是最支持源义满长子的人,而其他五人都以源义满心意为重,更偏向于源义满幼子。</p>
源本持是源义满的长子,他出生时源义满还没有当和尚,从小因为源义满出征在外的原因,父子很少相聚,感情自然也淡,在源义满夺取倭国最高权力不得不出家避开锋芒时,他把源本持立为了继承人。</p>
按道理来说源本持应该就这么慢慢接过征夷大将军的权力才对,可偏偏源义满当了和尚也不安分,在佛寺里养了个喜爱的女子,一来二去又生了个儿子,取名源本义,而源义满也非常宠爱这个幼子,甚至连去见天皇也会带上他,话里话外都是要把未来的江山交给源本义的意思。</p>
这下源本持就尴尬了,幕府里原本对他恭恭敬敬的人们察觉了源义满的心意,纷纷转投向还未成年的源本义,迄今为止源义满也始终不肯放权给他的大儿子,源本持一直就在京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幕府将军,甚至引起了许多流言,说源义满废黜他不过也就是时间问题,源氏幕府的主人只会是那个源义满养在身边的幼子。</p>
由此可见源义满是不怎么读史书的,但凡他知道大魏历史上那些惨烈的例子,都不可能产生把一个养在佛寺的幼子扶上位的想法。</p>
此时的源氏幕府政权,看似达到了某种平衡,实际上早已是积满了压力的火药桶,人们常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总能在汉民族的史书上找到例子,比如如今的倭国就类似汉末,而源义满就是那个能废立天子的董卓,如果没有占据京都的地利,胜于其他诸侯的兵力、土地,估计很快就会有人跳出来替天皇讨伐他,喊一声“天下人苦源氏久矣”了。</p>
碰巧的是,徐缙是个读书人,读过很多史书;而更碰巧的是,他对这一段历史尤其熟。</p>
看完情报的徐缙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拿起情报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倭国诸侯于京都会盟,共同聚兵袭掠大魏,如今仍有部分诸侯留在京都没有离开的消息,眉头微挑。</p>
看来还是得去那个地方走上一遭啊。</p>
父子相忌,诸侯离心,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舞台么?</p>
人心,永远是玩弄起来最有趣的东西。</p>
(/93457/93457388/4187445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