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更加坚定地相信,跟随邓晨,跟随刘縯,他们将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p>
在这样的氛围中,刘縯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他不仅是汉军的领袖,更是一个能够团结各方、发挥每个人才能的统帅。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他也相信,有了邓晨的智慧和大家的团结,汉军将无往不胜。</p>
李轶一看这形势,与他希望的完全相反,立刻站起来说道:“即使不打棘阳,我们也可以打育阳,总之向北多挺进一步,我们就离推翻新莽更进一步。”</p>
刘嘉站出来说道:“我觉得还是稳扎稳打的好,先打湖阳,这样唐子乡也会更稳固,我们再北伐也无后顾之忧!”</p>
刘縯听了不住点头。</p>
王匡王凤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像他们驻守长聚,如果不拿下蔡阳,那长聚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再抢回去的风险。</p>
议事堂内,火把的光芒在墙壁上跳跃,将将领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如同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李轶的提议和刘嘉的稳健策略在议事堂内掀起了波澜,将领们分成了两个阵营,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争吵声此起彼伏。</p>
李轶站在议事堂中央,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战鼓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各位,我知道稳健很重要,但战机稍纵即逝。我们有三万多人,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如果不趁现在向北推进,等新莽反应过来,我们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p>
他的话如同烈火,点燃了一些将领的战斗热情。朱玉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好战的光芒:“李轶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坐失良机!新莽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绿林军的铁骑足以踏平他们!”</p>
张大和李石头也纷纷站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战斗的渴望,他们的声音在议事堂内回荡,坚定而有力。</p>
而刘嘉则显得更为冷静,他缓缓站起身,声音平和却充满力量:“李轶将军的勇气令人钦佩,但战争不是儿戏,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如果我们不先稳固后方,一旦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又出现问题,我们就会陷入两难境地。”</p>
王匡和王凤听了刘嘉的话,也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没有稳固的后方,前方的战事就难以为继。他们的想法和刘嘉不谋而合,认为应该先打湖阳,确保唐子乡的安全,然后再北伐。</p>
支持刘嘉的除了王匡、王凤还有马武,他站起来,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的根基未稳,怎能轻易冒险?湖阳一战,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必须谨慎行事。”</p>
议事堂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两派人马各执一词,争吵声几乎要将屋顶掀翻。中立的人,比如刘仲,他坐在角落里,眉头紧锁,却一言不发。他基本上从不发表看法,最后他就是听大哥刘縯的,刘縯说干啥就干啥,也从不问为什么。</p>
此外,还有廖湛、陈牧、廖智宸等人,他们作为新加入的将领,觉得先看看再说,初来乍到不适合大放厥词。他们坐在议事堂的后排,交换着眼神,似乎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p>
刘縯坐在主位上,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听着双方的争论,他的眉头紧锁。他知道,每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也关系到汉军的前途。他需要做出一个既能满足当前战况,又能考虑到长远战略的决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