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锦州事件〔下〕(2 / 2)

在巨汉身旁,挺立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他的容貌与首位的武士有几分神似,此刻他满心忧虑地注视着郁郁寡欢的巨汉。</p>

良久,青年终于从巨汉手中夺过酒杯,随意抛在一旁,深沉地说:“父亲,大汗命我们父子守护广宁,您却日日以酒消愁。”</p>

“若此事让大汗知晓,只怕会触怒于他。”</p>

说完,青年谨慎地瞥了一眼外面无尽的夜色。虽然府中都是追随他父亲多年的心腹,但无人敢小觑那位大汗的权谋。</p>

“呵,吾儿,大汗将所有女真八旗撤回沈阳,唯独留下我们父子驻守广宁。”</p>

“美其名曰指挥汉军与蒙古八旗,实则是放逐……”</p>

壮汉见酒杯被长子夺去,面色微红,却没有动怒,只是轻轻一叹,脸上的忧郁更深了。</p>

回忆起老汗在位的日子,他佟养性曾是大金国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即使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这样的王室亲族也对他恭敬有加。</p>

四贝勒皇太极甚至与他以友相待,从不摆出“和硕贝勒”的架子。</p>

原本以为随着四贝勒皇太极即位,他在大金国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可他怎么也没料到,昔日的友人皇太极登基后竟然“反目”,除了让他统领汉军,再无其他任命。</p>

尤其是近来,当女真汉军的三号人物“刘兴祚”叛逃回大明后,多疑的大汗对他更加怀疑。</p>

佟养性心里明白,如果不是自己在大金国内还有些许“威望”,且皇太极需要他统率汉人,恐怕他早已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p>

轻则囚禁家中,重则剥夺官职,关乎生死。</p>

“父亲,范文程今晨派人送信,说大明在锦州城防备松弛,我们或许可以趁机攻破剩余要塞。”</p>

“如此,大汗必然对您刮目相看。”</p>

不顾父亲的失落,消瘦的青年满脸兴奋,目光不由自主地朝向锦州城的方向。</p>

尽管大汗已将广宁城中的女真八旗撤回沈阳,但留下的汉人和蒙古难民都听从他父亲的号令,这些人集合起来,兵力多达数万。</p>

虽然他们的战力无法与趾高气昂的女真八旗相比,但他们相对于锦州城内胆小的官兵来说,更为勇猛。</p>

如果范文程的情报准确,他们不仅可以摧毁锦州城外的军事堡垒,清除大金的障碍,还能顺势消灭一些“明军”,以证明自身的价值。</p>

自大汗登基以来,他们黄金帝国虽在蒙古草原与朝鲜半岛屡获胜利,甚至迫使朝鲜割断了与光明帝国二百年的附属关系,转而与黄金帝国结盟。</p>

然而,在辽东的神秘战场上,他们已连续数次败于帝国守卫者之手,即便是大汗亲率大军也无法扭转乾坤。</p>

听到这话,原本心灰意冷的佟养性也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挣扎。长子的话确实触动了他的思绪。</p>

大汗即位时间尚短,所以他仍握有一些军权,统御着帝国中的汉军与蒙古八部。若他继续“无所作为”,恐怕他的地位迟早会被他人取代。</p>

不必提他人,范文程近来的“炙手可热”就是最鲜明的例子。</p>

但自己已被大汗猜忌,此刻又得“先斩后奏”。若能旗开得胜还好,万一战事失利,战败而归...</p>

想到这里,佟养性摇头,倒吸一口冷气,脸上显出恐惧之色,后面的后果他不敢想象。</p>

“父亲!”看着父亲脸上短暂的动摇即将消逝,不甘平凡的年轻人立刻跪下,急切地说:“良机一失不再来。”</p>

“父亲当年可是先大汗的座上客,谁敢不敬,谁敢放肆?”</p>

“可现在呢?”</p>

闻言,佟养性的瞳孔骤缩,本能地眯起眼睛,仿佛在回味往昔的“辉煌时光”。</p>

见状,年轻人连忙趁热打铁:“这次是范文程的计策,若父亲置若罔闻,他日他向大汗告状,父亲又将如何自处?”</p>

“就算我们真的落入了帝国守卫者的陷阱,也是范文程的主意,父亲有何惧怕?”</p>

轰!</p>

这番话让佟养性心中一震,黯淡的目光瞬间迸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怎么忘了范文程,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p>

即便日后真有变故,他也能推诿为形势所迫。</p>

心意已定,佟养性果断下令:“既然如此,天亮后就从城中挑选三千精兵,随时等待范文程的信号。”</p>

尽管广宁城仍有数万兵马,但他实在不敢“倾巢而出”。一旦被光明帝国找到破绽,夺回广宁城,以沈阳那位大汗的手段,他可能会懊悔生于世间。</p>

况且,范文程在信中提及,为避免打草惊蛇,只需数千精兵足矣。毕竟,只是为了扫平锦州城外那些犹如废墟般的军事要塞,无需太多兵力。</p>

“是,父亲!”</p>

见父亲终于被说服,年轻人兴奋地点点头,随即消失在深夜的黑暗中...</p>

在神秘的伊尔凡大陆,金族以英勇的战绩闻名,想要在族中崭露头角,唯有通过血与火的战斗赢得荣誉。然而,他的父亲,曾是铁血勇士的金汗,如今因主宰者的“冷漠”而心灰意冷,昔日的雄心已被尘封。</p>

于是,作为儿子的他,决定挑起重任,助父亲一臂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