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东林再起〔上〕(2 / 2)

有“拥兵自重”嫌疑的辽东副总兵祖大寿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金银作为赏赐,这与天子亲自赞扬的满桂和赵率教形成了鲜明对比。就连之前不为人知的参将尤世禄也被提拔为副总兵,与宁远的祖大寿平起平坐。更引人热议的是,朝廷在对宁远祖家“置若罔闻”的同时,恢复了前任辽东巡抚周永春的职务,让他巡视宁远。</p>

据不可靠的消息,这位周部堂一到宁远,便毫不犹豫地入驻那已空缺许久的“兵备道”衙门,开始核查兵册。除了辽东局势的瞬息万变,远在千里之外,孤立海外的皮岛也“风起云涌”。在“宁锦大捷”中,皇太极在锦州城外狼狈撤军,东江军统帅毛文龙的功劳不可忽视。按理说,朝廷应该对他进行大规模封赏,但实际上,毛文龙除了一个名不符实的“平辽总兵官”头衔,别无所获。</p>

在各种猜测中,天子拨出内库赏赐东江军士,右佥都御史李邦华接手天津巡抚的任命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京营副总兵黄得功回京待命,他手下的四千铁骑留在辽东无人问津,反而是钱龙锡前几天“低调”返京,让京城的“士林”一片哗然。许多人私下惊叹,恐怕东林党不甘于沉寂。要知道,钱龙锡虽官职不高,却是公认的东林党巨头,他在“东林党”中的地位堪比前任内阁首辅韩矿。更重要的是,前任辽东巡抚袁崇焕能从兵部主事多次晋升,最终执掌辽东,除了得到帝师孙承宗的赏识,也离不开钱龙锡的全力支持。在钱龙锡的推动下,朝中的“东林君子”都对他赞誉有加,使天启皇帝下定决心,任命他为辽东巡抚。尽管后来钱龙锡因“党争”被迫辞职,但他推荐的袁崇焕仍留任,并取得了“宁远大捷”。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曾力推袁崇焕为辽东巡抚的东林党大佬悄然回京,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得许多朝臣私下议论。即便知道天子不喜欢“东林党”,仍有少数朝臣下班后乔装去拜访。毕竟在崇祯朝,“东林党”虽不如天启朝那样“众正盈朝”,但影响力依然巨大。一时之间,原本专心政务的官员也不免分心,都在揣测钱龙锡此时进京的目的。不仅是朝廷官员浮想联翩,连市井百姓也在热议此事,他们在京师生活已久,对朝廷的“风云变幻”了如指掌。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像这样的前朝失意老臣回京并不稀奇,但这次不同,因为涉及到备受瞩目的“辽镇”,实在令人津津乐道。巧合的是,就在钱龙锡进京的这段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突然多了许多赞扬辽东将门世家“忠心为国”的声音。虽然字句中未提及紫禁城的天子,但言外之意却暗示天子多疑,对边疆将领产生无端猜忌。自古以来,将帅不合就是大忌,更何况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受这些声音影响,有些负责传闻奏报的六道言官开始上书天子,请求他“收回成命”,召回巡抚宁远的周永春回京...据某些“内部人士”的消息,除了这些御史,还有一些退休多年的旧臣也纷纷上书劝谏天子,甚至连国子监和一些书院的学子也“义愤填膺”。</p>

这些人虽然没有官职,但他们在"士林"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如今同时行动,让人瞠目结舌。</p>

在群情激愤之下,市井百姓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紫禁城,不知那位年轻的天子会如何应对这诡异的局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