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收视率爆了(1 / 2)

虞采薇一首《水调歌头》唱完,年龄最小的儿子还没什么特殊感觉,李琴和老公两人已经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p>

《水调歌头》的词虽然是诗词形式,但并不晦涩难懂,不用专门的解读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p>

与其说是演唱,不如说是虞采薇在演绎这首古诗。</p>

《华夏诗词大会》节目组自然没有将秦德文情绪激动、深鞠一躬的画面剪进节目中,不过秦德文与蒙蔓的评语环节,却是全程录了下来。</p>

华央电视台的节目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原本这些计划外环节是要被剪掉不能播出的,但是在《华夏诗词大会》导演的坚持下,还是将这些画面留了下来。</p>

屏幕前的观众也得以见证这首诗诞生的全过程。</p>

李琴之前并没有关注网上的热搜,惊讶于秦德文与蒙蔓两人的评价,因此在主持人再度上场的时候,她拿出手机搜了一下《水调歌头》这首诗。</p>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p>

她才发现不但秦德文,连各大官方媒体的评价也是惊人的一致。</p>

千古绝唱!</p>

而且,就出自方才那个帅得过分的年轻人叶知秋之手!</p>

李琴眼神一阵恍惚,心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p>

这种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天纵之才,是真实存在的吗?</p>

不止李琴惊讶不已,华央电视台网络播放渠道,在虞采薇一曲唱毕后,弹幕已经炸了。</p>

“天后之姿!”</p>

“这就是天后!”</p>

“舞台实在太美了,我隔着电视看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现场的观众好幸福...”</p>

“在网上看到两首诗慕名而来,起初还担心自己期望过高,毕竟词好曲未必好的歌曲比比皆是,结果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p>

“我一个已经毕业的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美,谢谢留下这么美的作品。”</p>

“虞采薇的声音,真的让人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诗句中的忧愁,显得格外唯美而又伤感,其中,还通透着哲理。”</p>

“楼上的总结得很到位,把我不懂怎么说的表达出来了。总之就一句,叶知秋牛逼!”</p>

“就凭开场这两首歌,这个节目就封神了...”</p>

随着节目正式开始,选手一人战百人团的新颖节目形式,将李琴的注意力再次拉了回来。</p>

节目中,有一名与自己儿子同为三年级小学生的选手,一连五题全部答对,让人惊叹无比。</p>

“妈妈!这首诗我会,老师教过!”</p>

突然,在说到一道题的时候,专心致志盯着屏幕的儿子大叫一声。</p>

“这首诗是这样念的,是...”</p>

结果,平时不认真背诵的儿子一时之间自然说不出来,电视中的选手似乎也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在纠结中。</p>

眼看着读秒时间缓缓流逝,三年级的儿子完全将自己代入了比赛中,大急之下“蹬蹬蹬”跑回房间,拿了书本出来猛翻。</p>

“我知道了!选a!”猛地儿子大叫,念出节目中对应的诗句下半句选项。</p>

与此同时,节目中的选手实在无奈,凭借大概记忆选了“c”。</p>

最终,正确答案自然是a,儿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仿佛自己真的身临其境参与了节目一般。</p>

接下来的题目,每每遇到自己学过的诗,儿子都要认真思索一番,手中拿着课本不懂就翻...</p>

一旁的李琴看在眼中,与老公对视一眼,眼底都闪过一抹欣慰之色。</p>

这个节目好啊!</p>

积极向上、寓学于乐,自己调皮的儿子看了后都不用催,主动想学习了!</p>

......</p>

华央电视台总部大厦,数据监控中心。</p>

“收视率破3%了!”</p>

“等等,还在上升!虞采薇出场了!”</p>

“破4%了!爆了!真的爆了!”</p>

整个数据中心响起一片巨大的欢呼声,死死盯着屏幕曲线的《华夏诗词大会》导演,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藏不住。</p>

最初筹备这个节目的时候,台里的预期是能达到前辈《百家讲坛》的收视率——1%以上就满足了。</p>

后来采用了叶知秋的节目创意,同时加大预算投入,预期收视率目标直接翻了一倍,达到2%。</p>

没想到,最终竟然交出了一份这么惊喜的答卷。</p>

收视率达到4%,意味着华央电视台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节目,出现了!</p>

此时兴奋之余他心中也感到无比庆幸,还好邀请了叶知秋与虞采薇两人啊!</p>

与此同时,上京虞家别墅中。</p>

虞正道与刘文姝夫妻两人,津津有味看着电视中播出的《华夏诗词大会》。</p>

这个节目一是华虞集团投资的,二是自己的女儿会出场,三是女儿绯闻男友也会出场,夫妻俩自然不会错过。</p>

叶知秋唱《送别》时,刘文姝就已经连连点头,盯着屏幕中的叶知秋的身影满意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