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叶氏教育和税收问题(1 / 2)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p>

“国之本为民,民之根为学,学之源为教育,只要把教育搞好了,国民素质必然会提高,而当国民不再愚昧,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决断,那这个国家便可长治久安。”</p>

叶洛在电话里说得很清楚。</p>

他对国民教育十分看重,因此非常讨厌现在的军阀们遏制教育,压抑学生,阻拦进步的行为,这一点上,不管是北方的张汉卿、阎锡山、冯玉祥还是南方的校长、白崇禧、卢永祥,都持一样的态度,都对学生运动和教育事业不怎么上心。</p>

赵丕廉深以为然,他也觉得不把教育搞上去,只靠一代又一代大头兵打仗,民国迟早有一天和前清一样,会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完蛋。</p>

“我要搞的教育集团,要全方面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学前班开始到大学,乃至以后的硕士、博士、出国留洋等,都要有相应的公司负责。我们成立教育集团后,可以配合国民政府设国立学校,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并且尽量将教育成本压低,让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p>

叶洛把脑海里后世的教育体系和各种集团模式一古脑儿灌输给赵丕廉,也不管他能不能消化,反正他就起一个指点的作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p>

赵丕廉听得大受震撼,原以为叶洛只是看中教育事业的油水,还有那些热血学生们的价值,这才大张旗鼓要搞教育事业,没想到这位二少爷竟是看得如此透彻,想得如此深远,把教育事业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说得掷地有声,发人深省!</p>

“教育集团初创会有很多麻烦和困难,但我相信赵先生能克服,能做好,不管是人脉资源问题还是经费问题,你可以直接向叶氏投资财政部申请,我会酌情审核批复。”叶洛笑着打消了赵丕廉的一系列疑虑,“初期我以叶家的名义捐款1000万大洋,赵先生看着用就是。”</p>

1000万大洋!</p>

赵丕廉被叶洛的财大气粗给吓到了。</p>

他这辈子,矜矜业业给阎锡山打工,被捕前,一大家子银行存款大约十万,也算富庶,在北平起码称得上中产,现在叶洛随口一给就是100倍的钱财,饶是赵丕廉这样的清廉官员也有点心动。</p>

“叶先生,就不怕我”赵丕廉心中无限感慨,终于明白为何好友臧启芳会说叶洛乃人中之龙,民国第一商业家了。</p>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叶洛笑道,“这是我的用人准则。而且就算赵先生真卷钱跑路了,我也能保证你离不开天津港。”</p>

“确实,哈哈。”赵丕廉跟着笑了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p>

“天津港叶氏百货的负责人陈友德是我们公司的骨干之一,赵先生若碰上什么问题,可先联系他。”叶洛挂断电话前提了一句。</p>

如今的天津城是民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仅次于上海滩,也是北方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p>

但天津城最重要的海关税收和盐税都不走地方财政,盐税上交给长芦盐署,海关则被外国人把控,最后由所谓的中央财政统一收纳。</p>

那时候阎锡山把控这里,这些钱基本落进他的口袋里,成了他供养晋军的军费,现在阎锡山倒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心又热了起来,呼吁要将盐税和海关税收归还他们。</p>

关税自主早已谈妥,连日本人都松口了,现在这些叫嚣的洋人纯属无赖,只想尽量再扣一点钱进自己口袋。</p>